53年噠噠聲,老縫紉機還在制新鞋
在平原縣恩城鎮的街道上,有一間老舊不起眼的小平房,傳出“噠噠噠、噠噠噠”的聲音。這聲音來自一臺老式縫紉機。縫紉機前坐著一位老人,他叫于建文,今年74歲。
于建文說,小平房是1966年建成的,房里的物件多是那時安置的。他與縫紉機的故事,要從在平原鞋廠工作時說起。
1970年,于建文到平原鞋廠工作,學習制作各種款式的布鞋。直到1988年,一位做牛皮收購生意的朋友找到于建文,建議他自立門頭,做禮服呢布鞋生意。“禮服呢布鞋有百年歷史,以前在鎮上很有名,但因為利潤少,做的人不斷減少?!庇诮ㄎ恼f,幾經考慮,他辭去工作,做起布鞋自產自賣生意。
當年,他買下原工廠放棄經營的店鋪,作為自己生產銷售的門店。門店里,有銷售用的貨柜、展柜,他只需要籌辦生產工具。為了縮減開支,他將自家的家用縫紉機搬到門店里,縫制布鞋鞋幫。
“縫紉機是1967年買的,花了150塊錢呢。”于建文說,20世紀60年代物資匱乏,托了人才買到。用的時候,也寶貝著呢。
每一雙鞋都要經過剪裁底樣、納底切邊、剪裁鞋幫、绱鞋、子修抹邊等工序,精心制作完成,或尖腳尖口,或圓頭尖口?!澳菚r候,我們的鞋因為精致、舒適,很多客戶喜歡,一年能賣不少。”于建文說,這都是因為用縫紉機縫鞋幫,速度比手工快很多倍,而且針線平整流暢,針腳細密緊致。就算現在,想要買鞋也得提前一星期訂購。
在多年發展中,于建文的布鞋生意做得愈發紅火,招了縫紉工,添置了電動縫紉機,而于建文用的始終是那臺老式腳蹬縫紉機。“別看我這臺縫紉機年紀大,但蹬著不費力,速度不比新買的差?!庇诮ㄎ妮p拍了下縫紉機說道。
記者看到,這臺縫紉機,經過53年的歲月,木臺面上的漆被磨掉了好些。為了避免沾染灰塵,于建文每次用完都會用防塵罩蓋住?!白龊每p紉機保養,也很重要。比如縫紉機主要零件里落布絨,要定期把常用小零件拆下來,用縫紉機油滋養,用前仔細檢查,蹬著看看輕重情況?!庇诮ㄎ恼f。
“我的布鞋生意是蹬著這臺縫紉機開始的,現在雖不指望這生意賺錢養家,但心里始終有為手工縫制禮服呢布鞋找傳承人的想法?!庇诮ㄎ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