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未來的服裝產業是技術密集型、創意密集型產業
大家好!
今天經過一上午的會議,共同分享了幾位企業家的精彩觀點,也聆聽了中國服裝協會的工作報告,我們今天的主題是“連接新消費·賦能新商貿”,我們對新消費、新商貿做了很多詮釋,但是為什么用連接,為什么用賦能?其實連接是指我們,而不是我,所以今天的年代,我們需要更多的我們,而不是我。為什么賦能?賦能是不滿足存量,我們有很多數據去證明我們行業的發展,我們在今天所取得的一些成績,企業也是如此,但是我們不滿足存量,而是要主動再造、創造,這是賦能的概念。所以把今天的兩個主題詞在這里解釋一下,我們最終目的也就是要創造流量。
大鵬會長在工作報告中講了協會所做的工作,我用三句話來概括,中國服裝協會要做產業利益的代言平臺、轉型發展的創新平臺,以及政府決策的專業支撐平臺,這是協會的定位以及努力的方向。作為我們整個行業的定位、行業的發展,我們去選擇創造未來。我們的行業要做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以及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這是我們的新方向。目前我們所面臨著新時代,也面臨很多新挑戰,服裝行業是關乎愛與美的行業,但愛與美的背后需要很多的瑣碎、枯燥、重復,需要打磨,在座的企業家不止一位我看到過他們的眼淚,所以這個行業是一個艱辛的行業,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你必須要很努力,才能看上去很輕松。當然我們看上去很輕松成功的企業家,他背后可能也不輕松,所以說努力一定是這個行業必須的選擇。
行業經過這么多年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過去重視有形創新到現在的無形創新,目前行業圍繞三個關系來探討發展路徑,產業發展與科技的關系、與消費的關系、與生態的關系,這與我們所說的科技、時尚、綠色產業定位緊密相關。
今天五位年度觀點分享的嘉賓,圍繞大科技、大文化陳述了企業的發展戰略以及下一步的發展帶來的推動力。從科技方面來說,行業發展動力的引擎轉換,以往生產要素的生產競爭方式正在轉變為科技實力的綜合競爭,未來紡織服裝產業不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帶有明顯高科技產業特性的技術密集型、創意密集型產業。人工智能、互聯網正在以加速度走進我們的生活,走進我們的制造,走進我們的營銷。應該說這是一個企業是否具有智慧的表現,也是代表行業是否性感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在這方面我們做好了,才能在短期內難以被復制,這是一個新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的服裝行業是帶有零售行業特點的新業態,所以說渠道為王、消費為王沒錯,但是數據也為王。我們說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向外的訴說,也是向內的一種尋找,可以看到文化是現有企業運營非常理性的一面,也是品牌傳導讓人著迷的感性的另一面,所以文化只有契合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它才是一個成功的文化,與企業運作的一個結合。
展望未來,在新時代、新發展方面,我們應該有哪些著力點?
可以說沒有一個行業像服裝行業感性與理性、技術與藝術、制造與消費如此新穎,而且也如此充滿了變數、艱辛、挑戰、樂趣,但是我們作為服裝行業的從業者,盡管有這么多的艱辛,但是我們相信我們的努力也會有回報。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服裝行業就是要在解決當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方面作出貢獻,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在此,要感謝大家在這方面所作出的貢獻,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謝謝大家。(來源:中國服裝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