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平縫機時代
一、縫紉機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進展
1、2、數字化調節機構目前主要應用見下表:
送料機構 | 送料牙高度調節 | 提高送料效率質量 |
---|---|
提高不同彈性料縫紉質量 | |
同上 | |
提高不同厚度、密度縫料縫紉質量 | |
旋梭獨立伺服驅動 | 優化勾線提高縫紉質量 |
面線張力調節 | 通過對縫線、縫料密度厚度彈性、縫紉速度方向等參數的檢測判斷,自動調節縫線張力、改善線跡質量 |
挑線桿調節 | 同上,自動調節挑線行程速度,改善縫紉質量 |
壓腳壓力調節 | 自動調整最為合適的壓力適應縫料厚度密度和彈性 |
3、(1)信息輸入的作用:
能夠實現縫紉速度、針距、縫線張力、縫紉厚度、縫紉程度等一系列參數的調整,達到縫紉的最佳狀態。對于每次更換縫料、縫線、厚度后必須進行繁瑣的調整等起到簡化作用,可極大降低人工要求。
能夠方便實現程序及時更新與升級操作。方便進行遠程聯機調控與故障判斷。
(2)信息輸出的作用:
方便管理者即時查看生產詳細參數、了解實時生產狀況。
收集生產線機器運行狀況數據分析解決生產配置和工藝問題。
二、功能性改進與機構優化
縫紉機的功能性改進主要在內外兩方面體現:
1、基本機構功能性改進,就是對縫紉機國卓有成效機構的改進 ,目前改進較多的是送料機構:
改變送料類型,下送、針送、上下送、輪送、帶送等改進;
改變送料驅動方式,主軸連桿傳動式、分體獨立驅動式數字化改進的送料牙多向位置調整機構,送牙高度、平行度的改變有助于縫紉質量的改進。
2.輔助機構功能性創新與改進
(1)切線機構改進,縮短切線后逗留線送的改進——雙動刀結構。以及其他有助于切線后縮短線頭、提高切線穩定性可靠性的改進。
(2)抬壓腳機構改進,有利于數字化調節、實現調壓與抬壓的改進——電機驅動式壓腳結構。以及對現有電磁鐵抬壓腳機構的優化設計,提高響應速度、縮小體積、簡化機構、減少能耗等。
(3)增加輔助機構的創新,增加縫料節邊機構、包條機構、針桿離合機構、自動行走(外送料)機構等。
三、新材料等應用與展望
在縫紉機不斷發展的今天 ,新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斷涌現。自潤滑材料、耐磨材料、輕質材料的應用不斷出現和應用,為新型工業縫紉機的性能改進和技術提升帶來新的驚喜。
自潤滑材料和耐磨材料研究應用,是縫紉機高速化以來一直需要解決的難題,特別是特易磨損的針桿、挑線桿、旋梭、滑桿、滑塊、軸套等零部件,不斷是高自潤滑材料和耐磨材料性能,才能為縫紉機微油潤滑以及無油潤滑提供可靠保障。近年來比較是“類金剛石”材料的研究,不但具有極高的硬度、還同時具有良好的自潤滑特性,是今后自潤滑與耐磨材料發展的希望。
輕質材料應用也是對縫紉機性能產生積極作用的方面,縫紉機中有很多零部件做直線往復運動和擺動,地于這些零部件若采用輕質材料,則是降低縫紉機噪音和振動的有效方法,對針桿、挑線桿、送料牙架、送料曲柄等零件,進行輕量化的改進即十分必要也有明顯效果。另外,近年來對縫紉機中蓋板類零件、無運動零件進行“塑料化”改進,則是降低成本的考慮。
四、多領域應用的不斷發展
縫紉機從誕生伊始,一直為服裝、箱包、鞋帽、家具、飾品等傳統的織物皮革提供縫紉應用的,但現在已經發展到更為廣闊的應用范圍,紙張書籍縫合、農用草簾縫合、工藝草編縫合、輪胎橡膠縫合、車船輕質軟質裝飾板縫合等多行業多領域中,還將越來越多的進入航天航空和國防領域,從事著大到飛機、航天器、深潛器殼體部件等復合材料的縫合加工工作,使縫紉機成為機械設備中的常青樹!
文章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