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悉—2017時尚產業的科技與創新高峰論壇召開
2017年10月12日下午,《時尚產業的科技與創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6.2館對話紡織區舉辦。論壇特邀嘉賓有來自中國戶外領軍品牌-探路者研發總監陳百順先生、服裝產業智能專家黃海嶠博士、全球工業縫紉線領導品牌-美國線業(香港)董事總經理卓漢堅先生、來自環保纖維制造商-Unifi全球品牌銷售副總裁Jay Hertwig先生,以及來自色彩專家CSI的上海區總經理植興灝先生。
當今,時尚科技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從智能生產到VR虛擬試衣,從大數據分析到生態環保技術,科技和創新正滲透至紡織服裝產業的每根鏈條。如何驅動行業變革,提升產業鏈價值?產業鏈上下游如何解讀熱點話題?服裝產業將如何走上未來之路?各位行業大咖異彩紛呈的解讀引發了行業媒體關注,新銳的視角更是得到觀眾共鳴,論壇與2017Intertextile秋冬展同期舉辦,現場氣氛熱烈。
陳百順:探索“差異化的”戶外材料科技
“探路者作為戶外運動領軍品牌,產品會更加專業化和科技感,目前的趨勢是高端產品更加專業化,功能產品更加時尚化。產品通過聯合跨界變得更加時尚。通過紗線實現面料的功能性” 陳百順先生表示:探路者集團在戶外材料科技研發上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探路者一直在研究消費者戶外運動需求,旗下不同品牌有不同定位,例如探路者是戶外運動家,其他品牌定位在戶外旅行家、戶外藝術家。
探路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每個人都要自己想要達到的地方。為了實現每個人的戶外夢想,探路者潛心于戶外材料科技的研發,例如為了實現防水透濕技術,探路者用特殊的紗線和材料來實現。為了滿足南極科考隊的需求,探路者推出了極地仿生科技。
探路者在科技研發上有自身體系,追求物有所值,同時又保證產品(例如沖鋒衣)差異化。把消費需求轉變為國家標準去實現。此外在服裝的外觀上力求時尚美觀。
陳百順先生提到,國內戶外行業對于環保產品的認知還比較欠缺,但戶外產品以“貼近自然、尊重自然”為追求目標,戶外產品在實現服裝功能的同時,一直在尋求更加環保和自然的實現方式。探路者遵循自己的原則,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黃海嶠:大數據和3D打印技術在時尚產業的應用
大數據在服裝領域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服裝企業需要讓大數據在銷售鏈條上合理應用,一方面能管理供應鏈,一方面大數據對未來趨勢有預測作用。
如何讓大數據管理供應鏈呢?舉一個羽絨服品牌的例子,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冷暖不同,各省市天氣變化也不同。該品牌通過微信和微博的搜索數據來分析,如用戶在微博上搜索羽絨服這個數據的頻次,再結合用戶的地理位置。通過大數據觀測到廣東福建等南部省市與內蒙古等北部省市對羽絨服的不同消費需求,通過數據分析大大提升了現金流和物流的管理效率,大幅削減了成本。
此外大數據還可以預測服裝產業的未來,例如預測顏色的流行趨勢。天氣數據可以指導服裝品牌的零售鋪貨和換季。此外用數字化手段研發產品,指導商品生產銷售,能為服裝產業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
在隨后的議題“智能制造”中,黃海嶠博士認為,3D技術正在從銷售、研發和零售端三個方面給服裝產業助力。首先在服裝設計上,3D技術優化設計圖,效果圖從平面轉化成立體,服裝和面料的立體化便于設計人員決策。其次在銷售環節,3D技術應用在訂貨會上的,銷售商快速決策,使商業生態發生變化。此外在服裝的“快速反應”上,市場上獲得信息就用3D樣衣展示,提高服裝品牌的決策效率。
黃博士說,雖然目前虛擬化的3D樣衣和真實樣衣的相似程度可以達到90%以上。但當前服裝行業的3D技術并不成熟,還處于“嬰兒”階段,3D技術在服裝產業的應用,還任重而道遠。
植興灝: 國際品牌色彩大數據引導時尚
色彩是時尚產業最吸引眼球的環節。來自CSI(Color Solutions International)的植興灝先生表示:其作為國際色彩專家監測著全球色彩數據,為零售商和品牌提供各種靈活的顏色選擇和服務。其專業人員將創建、管理品牌的顏色標準。
在流行趨勢上,每個季度服裝設計師選擇的顏色,歐美大品牌色彩數據庫的更新,以及大部分品牌選擇的顏色數據,CSI都有第一手的詳盡資料。CSI通過提供色彩和色彩工具如RCP(顏色受歡迎度)指導供應鏈,引領著國際色彩潮流。
2017年9月,CSI推出了《可持續顏色和趨勢》雜志,通過提供生態友好的色彩組合來激勵設計師和色彩管理人員,大家都知道服裝染色會污染環境,我們推出的Cadira工藝有助于大大縮短周轉時間,減少水、廢物和能源消耗。這些努力都是為了減少染色環節對環境的污染,實現時尚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卓漢堅:生態環保縫紉線勇擔“可持續發展”重任
作為全球工業縫紉線領導品牌-美國線業的發言人,卓漢堅先生則更關注“時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議題。他指出:“企業對社會責任發展和環境方面需要平衡。國內年輕消費者注重創新發展,如果企業能夠落實生產環節和責任,就可以獲得員工尊重,染色需要水,我們有水質的標準。”
卓先生表示:做全球化的供應商,要兼顧三個方面的平衡:經濟、社會責任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水是自然資源,要循環使用,美國線業在全球排放的水都高于各國的國家標準。歡迎大家參觀美國線業在寧波和東莞的工廠,我們經過回收凈化的水可以“種花養魚”。
美國線業擁有幾百年的歷史,十幾個家庭有四代人為集團服務,三十幾個家庭有三代人為集團服務。正是責任感和凝聚力使我們成為百年線企并依舊活躍在“時尚產業”的舞臺上。
提到服裝產業鏈的創新,卓先生提到2017年美國線業推出的兩款新產品,具有反光效果的“Reflector”,這款產品打破了反光膠帶的行業壟斷,縫紉線跡具備良好的反光和裝飾效果,已經有國際品牌用于牛仔褲后袋的裝飾,一經上市就備受關注。另一款產品是再生線芯環保縫紉線—REPREVE,線芯由廢棄塑料瓶回收制造而生,再生材料為綠色生態助力。
卓先生還提到美國線業參展了2017Interrextile, 在6.2館國際區以63平米特裝展位亮相,展會主題是
“SEAMS UNLIMITED線無界”,美國線業展出了“牛仔”、“西裝”、“襯衣”、“反光線”、“繡花線”、“內衣”、“羽絨服”各個行業縫紉解決方案。繽紛色彩與專業解決方案與大家共享。
Jay Hertwig:通過再生品降低服裝產業對環境的影響
Unifi全球品牌銷售副總裁Jay Hertwig先生提出,對服裝制造來說,化學品、染料都需要創新。消費者關注環境保護,Unifi集團將肩負起社會責任,進行服裝行業再生產,降低服裝行業對環境的影響。
Unifi旗下品牌REPREVE是通過回收塑料瓶材料,再制成工業品銷售給全球消費品牌和零售商。REPREVE迄今已經與Adidas、New Balance、Timberland、美國線業等多家公司合作過。近年來,REPREVE聲望大增,不僅局限于服裝品牌,在非服裝和汽車工業品上如Ford汽車上,也有廣泛的應用。自2009年以來,REPREVE改變了40多億個塑料瓶的命運,他們被制造成可循環利用的再生品。
談到時尚產業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各位嘉賓紛紛表達了期待。
在未來5年,戶外行業將整合供應鏈,運用大數據,提升戶外服裝的智能化和制造的智能化,顏色更靚麗精準。
新科技將貫穿在服裝產業鏈中。在研發環節,設計研發工具的涌現使技術溝通成本將大為下降。在零售環節,數字化將進入零售店,消費者進入店鋪的時間、性別、年齡段、試穿數據都會錄入數據庫。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更能實現云端化的企業管理。
隨著消費者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將對服裝面輔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產業鏈要拓展知識面,行業將面臨產業的優化升級。
關于未來5年的色彩流行趨勢,一方面色彩會返璞歸真,黑白灰藍會再度流行,另一方面一些從沒有使用過的小眾顏色會以定制化的形式出現在時尚圈。
如同論壇主持人朱宇欣女士所言,服裝產業目前依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服裝廢棄物堆積如山,服裝染色對環境的污染依然觸目驚心。在服裝產業的科技與創新不斷涌現的同時,期待有一天,服裝生產商交給消費者的服裝,在廢棄后又能回到服裝制造商手中,再加工和凈化,從而形成一個“生態產業閉環”。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