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CTEI網訊 產業集群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創造者,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主要力量和重要載體。4月19日下午,2017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年會在石獅召開。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名譽副主席伏廣偉,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以及來自常熟、大連、大朗、虎門、柯橋、均安、寧波、彭州、石獅、盛澤、沙溪、西樵、西平、巴州的產業集群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
喬艷津在會上指出,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年會,是供應鏈大會眾多平行活動中的金牌活動,聯盟的伙伴們在這個活動中交流各自集群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變化的趨勢、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思路,以及有效的實踐經驗,通過在聯盟中的交流,集群間實現了跨區域、跨產業的合作,優勢互補,實現了有效的精準對接、有效的資源整合,以及有效的協同發展。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將最終體現在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上,擔負起“強國夢想”的歷史責任。產品上下游區域組成產業集群聯盟可以為廣大中小企業找到基于產業鏈的協同創新路徑。加強產業鏈的互補合作、實現“產業鏈”向“價值鏈”的轉型與提升。
基于上述目的,虎門、西樵、織里、大朗、馬橋、盛澤、石獅、平湖等8家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率先發起成立紡織服裝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并共同發布《虎門宣言》。隨后王江涇、柯橋、彭州、均安、常熟、沙溪先后加入聯盟。
在今年的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年會上,大連、寧波、新疆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河南省西平縣也將加入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這個大家庭。
在會上,來自各個產業集群的代表相繼發言、各抒己見,分享與交流自身集群發展的經驗以及所遇到的難點。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名譽副主席伏廣偉在總結發言中提到,當前中國的紡織行業充滿了競爭的壓力,但同樣也滿載希望和機遇。成本的上升、環境的壓力不應該阻礙中國紡織工業發展的瓶頸,未來的紡織行業,要理清成本上升與生產效率提升之間的關系。中國的產業集群有三大特征:首先,它是產業的聚集地;其次,它需要龐大的專業市場;第三,它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公共服務體系作為支撐。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為各個聯盟成員提供優勢資源共享的合作平臺,強有力的推動了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與轉型升級。
在會上,伏廣偉先生對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協同創新聯盟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聯盟成員之間要多走動,相互學習,汲取經驗;第二,聯盟成員要多思考,抓住產業集群發展的內在規律,把握專業市場間的聯系,構建更加緊密的專業市場資源整合;第三,聯盟內部要多合作,通過優勢互補進而協同發展。
產業集群創新聯盟的建立與運作,將發揮“1+1>2”的價值合力,形成產業結構合理、整體抗風險能力強、區域特色明顯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