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企業踐行工匠精神
曾經,工匠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職業,各類手工匠人用他們精湛的技藝服務社會。隨著社會進入工業化生產時代,一些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老手藝、老工匠逐漸淡出日常生活,甚至消失。而對產品和工藝追求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趨于完美的“工匠精神”永不過時,也永不會消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曾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也讓“工匠精神”重新回歸到大眾視野,被社會所重視。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有部分企業追求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而另一部分企業堅持“工匠精神”,依靠信念、信仰和刻苦鉆研,使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這種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也只有堅持這種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概括來說,“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神,而不是具體做法,這種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具體來說,可以歸納為四點:一,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二,嚴謹,一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三,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四,專業,敬業。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工匠精神”落在企業家層面,可以認為是企業家精神。第一,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內核。企業家通過從產品創新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形式創新等全面創新,從創新中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在獲得創新紅利之后,繼續投入、促進創新,形成良性循環。第二,敬業是企業家精神的動力。有了敬業精神,企業家才會有全身心投入事業的不竭動力,才能夠把創新當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產品、企業擁有競爭力。第三,執著是企業家精神的底色。在經濟處于低谷時,其他人也許選擇退出,唯有企業家不會退出。
“工匠精神”落在個人層面,就是一種認真精神、敬業精神。個人不僅僅把工作當作養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給客戶無可挑剔的體驗。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
“工匠精神”是一種“笨”精神,是一種“軸”精神,是一種“苦”精神。我國有許多企業的產品質量一直無法提升,歸根到底就是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注重“工匠精神”的國家,諸如德國、日本,他們嚴謹、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幾乎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的,他們有許多專注于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極少有“差公司”,更沒有“假公司”。在這一點上,我們國家的許多企業需要向他們學習。
堅守“工匠精神”不容易,但能夠在風雨中巋然不動的,或者風雨過后看到彩虹的,永遠是那些堅守“工匠精神”的人和企業。
上一篇: AHE59平縫直驅一體機榮獲2016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進步獎
下一篇: 人工裁剪到智能自動化的完美升級——峰億成功實踐格柏G7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