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與改變 ——訪臺州嘉合縫紉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鄒俊峰
“嘉合”是“家和”的諧音,它的寓意是希望嘉合公司內部的人員要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團結協作,把各方面都做得更好。此外,對供應商和經銷商,我們也希望在合作的過程中,就像一個家庭。所以當時創建“嘉合”也是寓意著家和萬事興,企業、家庭都是需要團結一致,寓意客戶使用了“嘉合”的設備,能夠萬事興旺,生意興隆。這是嘉合掌舵人鄒俊峰總經理為企業起名的初衷。
記者:2015年由于國內外需求雙雙疲軟,縫制設備行業發展速度全面放緩。嘉合在經歷了2014年的快速發展之后,2015年至今的戰績如何?
鄒:嘉合公司每年都能保持增長,只是增長的點不一樣。從2015年之后,在厚料機方面的增長比較明顯。服裝設備這兩年確實是有所下降。但是在箱包手袋方面是有所增長的。整體來說,嘉合每年增長30-40%左右。當然,這也是由于我們是一個年輕的企業,我們的基數不是特別大,所以我們的增長率還是很高的。
記者:面對東南亞市場的火爆,嘉合對此有什么規劃?對于我國的縫紉機械企業來說,要進軍東南亞市場會遇到哪些困難?
鄒:未來5-10年,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還是我們重要的銷售渠道。國內的縫制設備企業受到服裝產業轉移的影響肯定也會相應做出對策??梢哉f,國外市場還是比較火熱。
我們公司從去年開始積極開展外貿業務,現在在東南亞的五六個國家有一定的業務量,考慮下一步通過展會形式進一步推廣嘉合品牌縫紉機。包括八月底的柬埔寨展會上將會有我們當地的代理商參展,接下來業務開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們公司也會自己去參展。目前還是以走訪市場,尋找合作伙伴為主。
我們現在的戰略是國內國外兩邊都要走,兩邊都一樣重要。如果我們在國內市場能做到游刃有余,發展得比較好的話,在國外市場也一定能做好。如果在國內都做不好的話,在國外市場就更難生存。現在國外的市場競爭也很激烈,價格都比較透明了,包括放賬等營銷手段也開始在國外興起。而由于我們對國外的客戶還不太了解,所以可能在這方面會幫得比較謹慎一點。目前,我們在國外的業務制約比較大。但是我們會加強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加強在國外面對面的考察、洽談,增進了解。
記者:在臺州,縫企林立。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嘉合的獨特優勢在哪些方面?
鄒:嘉合公司的定位是立足在臺州的大環境下,堅守在縫制機械領域,這是我們的根。我們堅持在這一領域做得更全更穩。在企業的發展方向上,我們更多的還是做一些與臺州產品有差異化的,或者說互為補充的產品。比如我們會有厚料機方面突破一下,把厚料機做得更加知名。主要還是想走更加專業的路線。企業要發展還是要靠專業化的東西。
在服裝機械這方面我們覺得要做得更加齊全,其次是要做更加新穎的,功能性的,或者說某個機型更加突出的產品。我們現在做的新款電腦平車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小創新和改進。但是現階段要完全改變現在的結構,做一些顛覆性的產品也很難。我們還是要把產品做全、做穩定,把質量做得更好。在這種做法下目前我們發展得還是比較好。
鄒:最大的困難還是營銷和產品開發方面。在創立這個公司之前我沒有接觸過營銷這方面的東西,一切都是在摸索中慢慢成形。而在研發方面,我們現在比較專注自己特有的機型。在新產品開發以及技術人才方面,臺州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我們現在與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在合作,引進人才、引進設備,自己做一些配件,特殊的定制配件由自己來把關。在現有的機型上突出其個性化的需求,包括特殊工藝需求的設備,在這方面深挖。
鄒:希望嘉合將來在某個機型、某個領域、某種用途上具有知名度,把專業的東西做得更好。通過這個來帶動企業的知名度,逐漸地慢慢做大,能在行業中成為知名的企業,并獲得一些榮譽。我的思路還是比較保守,希望我們能做成百年企業吧。我們不一定要追求多大多快,但一定要穩。
這是一個年輕的企業,而它的團隊也是由一群年輕人所組成。在縫企林立的臺州,嘉合縫紉機有限公司這個年輕的企業卻能夠脫穎而出,業績年年增長。通過產品差異化改造,產品質量的不斷優化,他們正在逐步樹立“嘉合”這個品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