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服裝全產業鏈集群吹響“集結號”
6月22日,重慶服裝全產業鏈總部基地——尚盟·重慶時裝產業園一期正式開園投產,200余家服裝生產及面輔料配套企業開門營業,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焦培出席了此次開園儀式。
此次開園將意味著重慶分散游擊的服裝企業,從此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家”。他們將依托重慶輕紡產業基地和尚盟·重慶時裝產業園,通過統一規劃、統一配套,實現轉型升級、集群式發展。
開園儀式上,尚盟·重慶時裝產業園負責人唐均才說道,尚盟重慶時裝產業園項目總占地1500余畝,總建筑面積170萬平方米,擬投資80億。規劃由四大片區構成,即國際時尚之窗、時尚設計硅谷、生態綠色工場、現代物流園。全部建成后,可容納1000家左右服裝生產企業和600家左右配套企業入駐,年創造產值可望達到600億,年稅收約25億,提供就業崗位約30萬個,到2020年,預計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1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80家以上。如今投用的是一期工程,已有300多家服裝企業簽約入駐。
“重慶本土沒有大型的面輔料、紐扣、拉鏈生產廠,在渝成衣廠只能遠赴沿海甚至國外采購配件,有時還需空運過來,因而成本居高不下,同樣檔次一件衣服,要比沿海工廠的成本高出20%~30%,因此在競爭中全無優勢。隨著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近兩年服裝行業也處于深度調整中,行業內普遍存在銷售下滑、利潤下降的情況,重慶服裝產業要在這一輪調整中“蝶變”,就必須轉型升級。尚盟·重慶時裝產業園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將解決重慶服裝產業上下游配套不足、研發設計、時尚信息欠缺等方面的瓶頸。”重慶朝天門市場服裝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詩曼其爾品牌負責人鐘耘如是說。
“尚盟時裝設計創新工場”是尚盟重慶時裝產業園內的專門致力于創新創業服務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旨在利用互聯網思維、集合大眾智慧,通過創新創業的新興項目助推服裝設計和加工制造產業的提檔升級。
據介紹,按照規劃,該重創空間由線下和線上兩大平臺構成。其中線下規劃面積為20000平方米,包括設計師工作室、面輔料圖書館&時尚資訊中心、時裝設計創客培訓中心、時裝設計創客培育中心和智能商務中心五大功能區,可為創客團隊及入住企業提供包括聯合辦公空間、獨立辦公室、會議室等在內的全套服務。
對于現場記者提問到“創業者要什么條件才可以入駐,入駐后可以享受到哪些服務?”
眾創空間相關負責人回答道,該眾創空間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業眾創空間,意在圍繞時裝設計及服裝加工領域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通過“互聯網+時裝設計”模式助推服裝制造業的創新型產業化發展。尚盟時裝設計創新工場將依托母公司及重慶市朝天門市場服裝企業協會的產業資源背景,面向以時裝設計師、服裝智造產業領域開放,實現時裝設計領域的“大帶小”發展模式。凡是喜愛服裝設計,具備服裝設計能力設計師,都可以到服裝城進行創意設計。服裝城免費提供辦公場地、居住場所,幫助創客發展。
而園區也將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例如,除了場地供應,園區還可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能培訓、通用設備租賃等技術支撐。園區還會整合打板師、樣衣工等資源,免費為創業者提供服務。以及人才對接、融資等服務。為服裝產業鏈各環節的中小微企業構筑“商學院、俱樂部、創業服務、投資”四位一體的學習、生活、創業、投資平臺體系,并搭建“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設計創新提升計劃”以及國際展覽交流、國內外設計師平臺交流等推介服務,創建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同時,引入國內外服裝研發骨干企業、知名研發機構和紡織服裝檢測中心,提供研發服務、技術服務、檢測服務、信息服務,引導重慶傳統中小服裝企業創新孵化,與全球時裝科技和時尚潮流接軌。
據了解,目前“尚盟時裝設計創新工場”已經同西南大學、中國設計師協會、香港服裝學院、上海東華服裝學院和四川美術學院等12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整合高端設計師人才。目前已有100余家公司和20名時裝設計師等正式簽約入駐眾創空間。
上一篇: 6家縫企榮獲輕工業科技進步和卓越績效多項表彰
下一篇: 中縫協楊曉京秘書長調研廣東產業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