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縫企積極探索逆市而上新思路
專注 做精做專縫紉機
與以往一味追求產品結構的廣和全不同,當下的縫企更注重于做專做精某一兩款的機型,研發創新的精力更加集中專注,這無疑對產品的創新度和質量將更有保障。從而使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中森專注于特種機,一直以來中森公司堅持走差異化的道路,以特種縫紉機為主,以工業暗縫機為突破口。目前,公司已經擁有多項特種縫紉機專利。特別是牛仔休閑專用設備、工業暗縫機等機型深受用戶的青睞。
川田專注于模板機,K系列的模板機是川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其中K7/K8系列廣泛應用于絎棉、羽絨、呢絨;K9系列應用于汽車坐墊、氣囊、居家用品;K10系列機頭具有360旋轉的功能,深受國內外各大品牌服裝公司推崇,實現了單一機種的多元化發展。
博時特專注于縫紉照明,博時特結合自身對衣車燈的構想,創造性地以民用燈具為基礎,以差異化的產品開拓市場。在主打產品的基礎上,博時特將為下游服裝企業等終端用戶提供基于照明的整廠服務。
資源整合 深化產業集群優勢
產業園區擁有產業集中、要素集聚、創新集群的優勢,近年來,臺州的縫制設備行業開始涌現出一批規模較大的產業園和產業基地。
中捷公司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園建成浙江、江蘇兩大園區基地,擁有年產80萬臺整機的生產能力,形成了集合多個強力品牌生產基地。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園立足產業發展,集合國內外知名品牌,做大做強做精,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進一步鞏固其在縫機行業的龍頭地位,力爭成為全球化、國際化的縫制設備生產基地,進而推動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2015年,浙江東部高端縫制設備產業園正式運營,重點建設“美機、日圣、華縫”三個各具特色的品牌,形成高端設備和常規設備并存的多層次產品結構,產品既包括普通平縫、包縫、繃縫,又涵蓋高品質特種機和自產電控系統,隨著以自動化縫制單元著稱的國際品牌EUROMAC的入園,帶來了純粹的歐洲技術和國際人才,給東部產業園注入了新的青春活力,東部產業園將依靠EUROMAC、MAQI、SUNSIR、CHSEW四大各具特色的品牌形成規模效益和協同效應。
飛躍科創園是在新飛躍公司以及飛躍集團一區、二區、三區、六區舊廠房基礎上改造過來的,規劃用地900畝,總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總投資38億元,帶動投資100多億元,2018年年底全部建成,落戶企業250家,集聚100多個創業項目,可實現銷售產值200多億元,創稅利20億元。已啟動的一期工程330畝,建筑面積50.6萬平方米,投資10.8億元,2016年年底建成,落戶企業80家,企業投產后每年納稅5億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引進了這批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儀器儀表、航空元器件、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臺州的“智造中心”,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能,促進產業鏈整體提升,并吸引高端人才、高端資源、高端項目向產業高地周邊集聚,經濟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隨著這些產業園區的不斷發展,利用集群優勢,將有望孵化更多的明星品牌,打造更多的優質產品。
資源共享 深度合作
在縫制機械產業,越來越多的企業由相互競爭轉向互相合作。企業不拘一格,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與曾經的競爭對手的合作,只要有合適的時機就會尋求強強聯合的模式。雙方通過優勢互補謀求產品升級的合作模式,有望成為今后一種主流趨勢。企業之間的合作,有利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中捷、匯寶等與上工申貝合作,順發與西安標準合作,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上工與匯寶合作
2015年3月,匯寶科技集團與上工申貝的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在上海隆重舉行,就中高端中厚料工業縫紉機的生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世界縫紉機制造商中的領軍者,在國際市場上,擁有“DA”、“百福”、“KSL”等國際著名品牌,取得了大發展,在國內市場上,“上工”品牌日益壯大、強勢,領跑中國縫制機械行業。
相信通過此次合作,匯寶在利用自身優勢滿足上工申貝集團合作需求的同時,充分借助上工申貝集團掌握的國際領先的縫紉機技術和持續的自主研發能力,實現零件檢驗、機殼加工、裝配水平、生產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全面提升。這一年來,匯寶集團積極推進與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進程,通過承接世界頂尖品牌中高端中厚料縫紉機生產這一契機,迅速提高技術水平和質量控制能力,縮小與世界一線品牌的差距。
順發與標準進行知識產權有償使用合作
浙江順發衣車有限公司與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有償使用合作方式在行業掀起了新的嘗試。標志著雙方將在專利技術使用上展開深層次合作。本次合作是中國縫制設備行業首例知識產權有償使用合作模式,對于規范秩序,保護專利知識產權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知識產權有償使用合作的主體為一種具有切邊、包邊二合一縫紉工序的縫紉機,是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標準公司將根據合作協議所附技術資料清單,向浙江順發公司交付所有技術資料;浙江順發公司將依據協議規定的內容、時間有償使用該項專利。專利產權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重視,專利的有償使用,能最大限度發揮其應用價值,增加專利權利人無形資產收益,規范與專利業務有關的行業秩序,優化專利產權市場交易環境,有利于更新管理觀念,健全使用管理制度。
苦練內苦 涅槃重生
多年來的產品同質化競爭、價格戰等使臺州縫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縫企想要在困境中突出重圍,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必須苦練內功,方可涅槃重生。
杰克持續10多年的精益改善使得其具備了較高的生產管理水平及自動化水平,IPD建立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研發管理流程,阿米巴經營哲學理念的導入,ERP、條碼系統、BPM平臺等信息化平臺。近日啟動的杰克—富士通MES項目將杰克進一步打造成為能夠快速響應市場的智慧工廠。從“中國制造”到“工業4.0”,制造企業面臨優化轉型新節點,杰克將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全力打造智慧工廠,通過將智慧數據、智能生產和智慧服務相結合的形式,打造“智慧杰克”。
作為上市企業,中捷在經歷了集團破產風波之后,鳳凰涅槃,實現了再次騰飛。通過以科技智勝、創新研發、低碳節能的發展理念,順應市場時代發展潮流,不斷鉆研,用高新科技改造傳統產品,加速產品更新換代,實現產品高效智能化,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飛躍集團在2008年受內外因素影響較早出現財務危機,瀕臨破產邊緣。通過“股權開放”的改革,讓飛躍攬入了新的資金、人才和項目,實現涅槃重生。今天的飛躍趕上了“黃金時代”——借傳統服裝企業“機器換人”的市場契機,智能化家用縫紉機、飛躍雙星智能吊掛系統、飛躍中科特種工業機產品受市場熱捧,訂單不斷;從機電一體化到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植入,每次技術創新都為飛躍產品帶來了10倍以上的價格提升。通過企業的供給側改革,不僅顯著地提升了利潤空間,最為重要的是讓企業實現了從‘賣產品’向‘賣技術’的轉型。
【后記】
通過四天的走訪,我們看到浙江縫企在經濟形勢低迷的狀態下,對技術創新、營銷制度的改革,對產業整理和規劃,對資源的整合,形成新的發展路徑。在經濟新常態下,浙江縫企的崛起路徑的確值得學習和借鑒。
上一篇: 中國風從零到五千萬 只是剛開始
下一篇: 廣東商會、浙江協會、江蘇協會、寧波協會舉行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