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等七產業景氣指數環比回落
由經濟日報社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編制的2015年二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于7月29日發布。中經產業景氣指數涵蓋了工業領域的重點產業,包括裝備制造、服裝等11個產業。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增長仍處于換擋之中,二季度工業景氣延續溫和回落態勢,多個重點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監測結果顯示,二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2.9,比一季度下降0.4點。在監測的11個重點產業中,石油、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分別較上季度有所上升,化工、乳制品產業景氣指數與上季度基本持平,裝備制造、服裝等7個產業景氣指數均較上季度有所下降,降幅在0.4點至0.8點之間。
盡管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我國工業總體運行依然平穩,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特別是一段時間以來,國家采取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對沖下行壓力,工業開始呈現出緩中趨穩態勢。
梳理這些重點產業運行指數的主要特征可以看出,工業運行總體平穩,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改變。同時,多個產業仍處于換擋“陣痛期”,內生動力和活力有待充分釋放。景氣監測結果表明,在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今年二季度工業景氣指數降幅有所收窄,行業間走勢分化加劇,發展新動力、新亮點日益顯現。下半年,要繼續鞏固穩增長的勢頭,堅定不移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不斷增強工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從長期的景氣狀況監測看,當前,工業景氣指數的回落幅度溫和收窄,運行仍處于合理區間。二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92.9,相當于基期2003年的景氣標準值(100)約93%的水平。根據經驗判斷,景氣水平高于90%就處于合理區間。尤其在我國工業體量已非常龐大、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二季度綜合各指標增速得出來92.9的景氣值是不低的,并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0.2點。二季度工業企業景氣調查則顯示,企業景氣指數為118.5,高于景氣臨界值100,處于正常的景氣區間。從短期的關鍵指標表現看,工業運行緩中趨穩態勢顯現。工業生產增速逐月回升,4、5、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6.1%和6.8%,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0.3、0.2和0.7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效益趨于穩定。
特別需要關注的是,二季度,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為96.0,比上季度下降0.5點。中經服裝產業預警指數為80.0,與上季度持平,繼續在“淺藍燈區”運行。二季度服裝產量為66.5億件,同比下降1.3%,而一季度為同比增長4.3%。二季度服裝出口同比由增轉降明顯下滑,出口額同比下降19.9%,而上季度為同比增長17.7%。服裝總體出口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對俄羅斯、日本、歐盟和東盟等地區出口下降的影響。
今年以來,服裝行業整體運行穩中趨緩,進入產業結構加速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在外需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進一步拓展內需消費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抓住“互聯網+”的轉型機遇,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總之,下半年,由于外需市場回升乏力、化解產能過剩矛盾進入深水區,工業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同時,國家推出的降息降準、降稅清費、擴大有效投資等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積極效應也會進一步顯現。綜合上述因素考慮,下半年工業經濟有望呈現平穩走勢。
根據模型預測,三、四季度的中經工業景氣指數分別為92.7、92.8,中經工業預警指數分別為66.7、66.7,呈止降趨穩走勢。企業景氣調查的結果也顯示,企業家對于下半年工業經濟形勢的判斷較為謹慎樂觀。反映工業企業家對三季度企業經營狀況預測的預期指數為119.5,雖較一季度的預期指數回落2.0點,但是比反映二季度企業經營狀況判斷的即期指數高出2.5點。
上一篇: 新常態下批發市場如何轉型升級
下一篇: 服裝行業分化態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