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鷹助南康服裝產業:如何從“紅海”走向“藍海”
【導讀】服裝產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產業要素,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南康區是江西省紡織服裝加工生產基地,現有服裝加工生產企業1000多家,印刷包裝等配套企業80多家,各類服裝培訓學校20多所,經營布匹原料、紐扣、拉鏈、飾品等服裝配套產品企業300多家。目前,該區已有4萬余人直接從事服裝產業,服裝產業也成為該區經濟發展的六大主導產業之一。面對服裝產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南康服裝產業該如何從“紅海”走向“藍海”,搶占市場“高地”呢?近日,筆者走訪了南康區數十家服裝企業,了解南康服裝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
近日,南康區金澤制衣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電腦前制作新款服裝版型。
“紅海”擴張:遭遇瓶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服裝銷售增速呈現出連續三年放緩態勢。數據顯示,2013年限額以上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增速較2011年和2012年分別降低了13.6%和6.2%,為2003年以來的最低值。2013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銷售單價各月漲幅均為近三年來的最低。由此可見,雖然零售企業在促銷方面的力度大、頻率密,但從效果上看,服裝銷量增速相比往年并沒有明顯加快,銷售頹勢依舊。
“我的企業以加工、貼牌生產為主,沒有自主品牌,也不具備產品研發、市場經營能力,隨著原輔材料、勞動力等成本的增加,企業利潤越來越少。”“現在交通便利,服裝批發市場的輻射功能大大減弱了。”“如今加盟與代理層級多,我們企業必須通過較高加價率確保各渠道環節獲得合理回報,而這也使我們難以與網絡銷售渠道的價格相競爭。”……在筆者走訪南康區服裝企業的過程中,該區不少服裝企業的負責人道出了目前發展服裝企業的難處。
不過,與實體店銷售頹勢相比,網上銷售則保持了較高增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4076.1億元,同比增長33.6%。如今,企業依據過往銷售業績和對未來流行趨勢的預測判定來開展生產、銷售這種傳統單向生產、銷售的方式已很難適應市場需求,服裝產業以品牌外延擴張和提價為主的粗放式增長模式正遭遇瓶頸。
“藍海”轉型:審時度勢
在服裝網購市場的強大洪流沖擊下,傳統的服裝企業開展嘗試新路子,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希望搭上電子商務的“高速列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目前,南康區一大批服裝企業正審時度勢進行轉型升級。
江西康意服裝有限公司是該區較早進行轉型的一家服裝企業,通過轉型,該公司創立起自己的品牌,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還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不斷推出個人量身定做服裝、企業制服等新產品占領市場;南康區權美服飾有限公司則與國內一家現代化的電商企業“聯姻”,進行“靠大聯強”的轉變,該公司還推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玖林枝”商標,并對其進行系統策劃與包裝,使其在3年內成長為企業的主打產品和品牌;南康誠葉服飾有限公司積極開辟電子商務平臺,成為南康服裝企業向網絡市場進軍的“電商第一人”,該公司去年首次參加“雙11”,就創下60萬元的營業額;南康新朝陽服裝有限公司2012年實現公司化運作,企業形象的進一步優化推動了公司的快速發展,該公司采取“網上銷售”與“實體店銷售”雙輪齊驅的發展策略,生產經營呈現出勃勃生機,2013年該公司實現了銷售收入的幾何曲線增長。
“政府加大對服裝產業的扶持力度,對服裝產業進行積極引導,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引導企業從傳統服裝產業生產銷售模式中走出來,加大宣傳力度,重視品牌的建設,加快服裝設計人員隊伍的建設,建立營銷網絡,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新商業模式,逐步擴大南康區服裝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南康區家紡服裝行業協會會長賴忠玉告訴筆者。
“踏浪”而行:政策力挺
服裝網絡銷售市場的迅速發展,給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的是機遇也是挑戰。服裝產業如何真正從“紅海”走向“藍海”,是每一家服裝企業需要探索的問題。南康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南康服裝企業必須轉型升級,推動品牌創建,改變銷售觀念和渠道,才能真正搶占市場“高地”。
為了推動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南康區正積極籌建3000畝的南康服裝創意園,把上規模的企業遷入園區,引進高端服裝企業進駐南康,拓寬該區服裝產業發展平臺。同時,該區出臺扶持政策,積極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程度高的新型設備,提高高端紡織服裝裝備比重,降低用工成本,建立產業公共研發、培訓、質監中心,支持和鼓勵企業參與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形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
為推動服裝品牌創建,南康區出臺了服裝品牌戰略實施意見,配備專項資金,用于獎勵企業品牌創建,鼓勵企業實施品牌戰略,通過自創品牌、合作創品牌、收購知名品牌等多種途徑加強品牌創建,提高品牌價值含量;鼓勵企業組建紡織服裝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開發與推廣中心;激勵企業引進和培育技術開發、專業設計等中高端人才,提高服裝加工、設計、開發水平。
南康區還大力引導服裝企業改變銷售觀念、開拓電子商務市場。該區以政府搭臺的方式,與金融機構聯手推出“小額信貸通”,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同時,該區對買賣雙方的線上交易和在線支付模式進行鏈條整合,拓寬該區服裝企業在市場經營中的大平臺,將實體企業以及消費者帶入一個新型的市場經濟環境中。
延伸閱讀:
市場“紅海”和“藍海”概念最早出自《藍海戰略》一書,作者在書中提出,現存的市場由兩種海洋組成:即紅海和藍海。紅海代表現今存在的所有產業,也就是我們已知的市場空間;藍海則代表當今還不存在的產業,也就是未知的市場空間。在紅海中,每個產業的界限和競爭規則為人們所知。隨著市場空間越來越擁擠,利潤和增長的前途也就越來越黯淡。與之相對的是藍海,藍海代表著亟待開發的市場空間,代表著創造新需求,代表著高利潤增長的機會。盡管有些藍海完全是在已有產業邊界以外創建的,但大多數藍海則是通過在紅海內部擴展已有產業邊界而開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