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縫紉機產業銷售增10%
椒江國稅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椒江縫紉機及配件產業銷售額達14.6億元,同比增長10%。
在全國制造業普遍緩慢增長的大環境下,這個數據來之不易。其原因,一是因為椒江縫紉機及配件企業多年來不斷研發新產品,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并對新興市場不懈開拓,練足了內功;二是全球紡織業回暖,縫紉設備需求增加。
“目前椒江的縫紉機普遍提高了技術含量,像內置式直驅伺服馬達裝配率都很高,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受到市場歡迎。”椒江國稅局有關人員對筆者說,“同時,以下陳為主的縫制設備積聚區內,生產要素聚集,各企業分工精細,配合密切,零配件供應及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據臺州海關統計數據,今年前7月,我市工業縫紉機出口拉丁美洲26.8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33.9%,而在這26.8萬臺出口量中,絕大部分來自椒江下陳的縫紉機企業。
除了積極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國內市場的需求今年也快速增長,我區的部分縫紉機企業緊緊抓住了這一機會。位于下陳街道的浙江寶宇縫紉機有限公司,至11月18日,銷售額首次突破1億元,達到1.02億元,同比增長21.8%。公司四分之三產品銷量,來自國內市場。“以往我們對國外市場比較重視,實際上國內市場還是有需求的,畢竟我們中國是紡織業大國,所以我們今年重點開拓了國內市場。在出口小幅度增長的情況下,整體銷量增長了20%多。”企業負責人說。
雖然與去年相比,椒江縫紉機及零配件產業銷售增長喜人,但是在增長的數字背后問題依然存在,那就是產業同質化日益嚴重,從業企業和個體戶低小散問題依然嚴重。
根據統計數據,椒江生產縫紉機及零配件的企業和個體戶達518戶,但是大部分工業縫紉機處于市場價值鏈的中低端,而這些產品在區域內的產業配套相對完善,產業分工很細,行業門檻極低,一些熱門、通用型號的產品甚至可以通過分散采購零件后,在家庭作坊內直接組裝。這不僅造成嚴重的重復投入,也直接導致成熟產品的產能過剩,最終滋生低價傾銷和同業的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