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 2013結束 “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工技能競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9月27日,第三屆“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工技能競賽總決賽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廣場舉行,來自八個分賽區51名選手經過兩天的激烈比拼,浙江賽區陳剛、安徽賽區黃衛鋒、中原賽區王建新分獲冠、亞、季軍。中國輕工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徐祥楠、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理事長何燁、公司董事長李廣暉為前三甲頒獎。
至此,歷時五年、連續三屆的“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工技能競賽圓滿落下帷幕。
“標準杯”是影響廣泛的國家級賽事,是聯結服裝加工企業和縫制機械制造企業的橋梁紐帶,是助力縫制機械維修工群體職業生涯的增值平臺,充分昭示了行業、企業崇尚知識、倡導學習、尊重人才的社會責任。從2009年起,大賽連續舉辦了21次分站賽、3次總決賽,覆蓋近30個省份,吸引2500多名維修工參賽,配合大賽開展的技術培訓超過4000人次,在全國范圍形成強烈反響。大賽的魅力歷久不衰,社會影響與日俱增,大賽本身已經成為行業的名片,行業的品牌。
作為賽事的獨家贊助商,公司積極配合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在賽事推廣、賽事組織、設備和人力保障等方面努力踐行自己的責任。同時,也通過技術的展示、知識的輸出、觀點的交流,傳遞了“客戶第一”的經營理念,詮釋了“專業、合作”的核心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廣大的維修工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貢獻了很多產品改進的思路和見解,促使公司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不斷貼近客戶需求。一些服裝企業也通過大賽進一步了解了公司,建立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關系。
連續三屆的比賽,主辦方、協辦方、贊助方共同努力,技能大賽選手、裁判攜手演繹,各地政府、各地渠道商以及服裝企業鼎力支持。特別是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為主辦方之一,連續兩屆傾注熱情,以優良的硬件設施、優秀的組織團隊和強烈的責任感,與大賽組委會密切合作,體現出政府的責任和作為,成為整個“標準杯”的典范。
作為CISMA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第三屆“標準杯”總決賽都與展覽同步進行,為廣大選手近距離、全方位了解縫制設備的發展動向,了解公司的產品、技術和綜合實力提供了大好時機。本屆總決賽的一天半時間,位于展館中心廣場的比賽現場人潮涌動,激烈的比賽場面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理論考試和故障判斷兩項比賽之后,全國30強產生。隨后,通過“拆裝”和“電控”兩個環節的比賽展開巔峰對決。最終,來自浙江賽區的陳剛繼奪得東陽站第三名之后,又將全國總冠軍收入囊中。獲得亞軍的黃衛鋒在安徽賽區的比賽中就表現出色,給參賽選手和裁判留下深刻印象。季軍王建新來自際華3502,本屆總決賽,他們共有三名選手入選,展現了服裝企業對賽事的關注和參與熱情。還有許多選手連續三屆參加,成為“標準杯”的忠實擁躉。
中國輕工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徐祥楠表示,連續三屆的“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工技能競賽,彰顯了縫制機械行業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行業風范,對于加快行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他說,“標準杯”是人才的聚會,是高水平的大賽,不但培養了參賽選手學習、競爭、創新的能力,也成為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長的通道,在44個輕工行業中具有重大影響力和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