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縫機業技能大賽各分站賽結束
“初”賽階段收官 張志偉等八選手晉級總決賽
7月28日,第三屆“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最后一站分站賽——西南賽區的比賽在四川省成都技師學院都江堰分院舉行。本次技能大賽分站比賽共有來自云、貴、川地區的126名選手完整參賽。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出席并發表講話,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蔣平、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敏、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林建龍、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廣暉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開幕儀式。
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以“突出技能,選拔人才”為活動宗旨,以服裝行業的服裝生產設備維修從業人員為參賽者,以維修從業人員比拼維修技能為比賽內容,在為維修從業人員提供展示技能與風采的平臺之外,還從比賽中評選出縫制機械行業的“技師”、“高級工”、“中級工”等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予以資格認證的職稱技術人員,為服裝生產設備維修從業人員隊伍的正規化提供重要支持。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介紹,作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中最高規格的專業性賽事,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已成功舉辦兩屆,覆蓋全國20多個省,吸引3000余人次參賽,其中500多人通過大賽考核,獲得了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2人獲得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的“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本屆大賽的前7站比賽分別在河南鄭州、安徽安慶、福建石獅、廣東新塘等地舉行,232名選手通過大賽獲得了國家認證的中、高級工技能證書資格,43名選手成功晉級總決賽。
何燁同時指出,希望所有參賽選手利用好“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這一大舞臺,相互學習,切磋技藝,共同提高專業技能,充分展現當代縫制機械技能工人的精湛技藝和良好精神風貌,為技能工人自身職業規劃發展和行業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添上重重的砝碼,共同構筑世界縫制機械“中國創造”的強國夢、中國夢。
本站西南賽區選拔賽,作為本屆大賽初賽階段的“收官之戰”,得到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都市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成都市德眾服飾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支持和協助,吸引了來自四川成都、宜賓、自貢、德陽,以及重慶、貴州貴陽、云南昆明等地區的近180名服裝生產設備維修從業人員積極報名參賽。
繼第二屆“標準杯”青島站之后,本站比賽再一次出現女選手,曾令英、曾令紅同樣來自安靖,從事縫紉機銷售工作。47歲的曾令英表示:“自己參加比賽,主要是抱著一個學習的態度,在賽前培訓中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在賽場上看到了那么多的精彩展示,對自己今后的工作一定能夠提供借鑒和幫助,雖然成績并不理想,但已經收獲非凡。”
經過理論考核、故障判斷、設備拆裝,三大環節的激烈角逐和嚴格考核,最終張志偉、江俊林、楊飛、陳興亮、王春平、嚴道明、魏剛、楊坤這八位選手從126名完整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
一位大賽裁判員在接受記者采訪,談及本站比賽的感受時表示,隨著大賽的積淀和升級,以及如成都和都江堰等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參與,使得賽事更加專業化、規范化,更多不同行業領域、層次的選手加入大賽的角逐,競技水平和激烈程度也持續提高,這證明了大賽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在不斷提升。
但該裁判員同時表示:“比賽中,選手們對于‘標準’先進設備的機械部分理論和實操技術都沒有問題,但也有部分選手在機電方面技術的理論和實操存在不足。參賽選手如不抓緊時間進行高強度、針對性的強化實操訓練,那么上海總決賽中將增加的機電技術方面的考核單項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屆“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將于9月25日至28日舉行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期間在上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