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高級定制”令國貨喧嘩
彭麗媛出訪著裝,有媒體說是“例外”的高級定制,也有人說出自“無用”。無論出自哪個品牌,彭麗媛對國產品牌的支持,得到了網民和中國服裝設計界的高度贊揚。有人說“高級定制”起源于法國王室,也有人說中國皇室自古以來就有高級定制。無論起源于何處,時過境遷,高級定制已成市場化需求。而資本市場對這一時尚事件的解讀令眾多國產品牌集體揚眉吐氣,過去的一周——
國產服裝品牌上周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突出。業內人士分析,雖然短期內并不影響公司經營利潤,但從長遠看,將激勵國產服裝行業做大做強。
“第一夫人”挺國貨
國產品牌一直“難登大雅之堂”,即使很多國產品牌有著不輸于國外品牌的質量和設計理念。近日,隨著彭麗媛身穿國產高級定制服裝亮相,國內服裝行業人士紛紛表示,國產服裝品牌將迎來光明前景。
睿信致成管理咨詢合伙人王丹青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實際上,消費需求的增加和消費取向的多元化也是國產品牌受到關注的原因。”王丹青認為,當下,消費者已經逐步關注、重視本土服裝品牌。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在天貓和淘寶服裝銷售排行榜上,許多國產品牌店受到追捧。一家名為“裂帛”的原創設計服裝網店已經達到月銷服裝過萬件、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驚人業績。有分析師表示,網店中一批新的大眾化原創服裝品牌無疑也在崛起,價格也更親民。
王丹青表示,這次“第一夫人”的服飾,樣式美觀得體,款式莊重,格調高雅,展示了東方文化,讓各方認識了中國品牌的功力。“在讓眾多消費者重新認識本土品牌的同時,也會給他們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電商更是把握了這次良好的機會,讓某些品牌服裝獲得更高的知名度。”
發展瓶頸仍待突破
事實上,名人效應一直是時尚品牌打開市場的“不二法寶”。和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中國時尚企業最大的短板仍然是包裝和宣傳。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就被視為一個服裝品牌營銷經典案例。2009年,奧巴馬的總統就職典禮上,她身著華裔設計師吳季剛設計的禮服,引發全球關注。26歲的吳季剛自此在時尚界立住了腳跟。
據記者了解,雖然中國每年出口大量的服裝,但是在打造高端品牌上顯得力不從心,甚至不少優質服裝只能靠起洋名、掛洋牌才能躋身世界品牌服裝的行列。是什么原因讓國產服裝一直難以擁有國外品牌的影響力?王丹青表示,高端服裝品牌,重在品牌、重在設計師,畢竟絕大部分都是定制。現階段,國內品牌與國外的差距主要還是在品牌影響、設計師實業和功力等方面,當然還有國人本身的認知。
“本土品牌的瓶頸主要是——消費者的品牌認知,整體的市場擴展,自身品牌風格和設計風格的構建、延續和傳承,設計師團隊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加強的方面。”王丹青表示,如何在世界潮流和東方風情之間取得協同和平衡,是本土品牌構建自身行業地位和行業影響需要考慮的問題。
“國外品牌成為名牌是因為它們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追捧。”王丹青對記者強調,而近年來,國產服裝的自主品牌受到越來越多國人的關注,本土品牌日漸興起,但打造名牌之路卻一直步履維艱。因“第一夫人”的影響,“民牌”成為名牌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帶動中國品牌在全世界快速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