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廠商逆襲 培育崛起基因
經過多年的品牌培育和新興渠道的應用,東莞服裝產業已經做好了拐點到來的準備。
3月29日下午,天氣陰沉,在虎門鎮富民服裝城,往來客商和拉著沉沉的手推車的搬運工不時擦肩而過,忙碌氣息并未受壞天氣的影響。相隔不遠的黃河時裝城,同樣一片繁忙。
“我看好今年的行情。”在富民服裝城,東莞席薇亞服飾公司總經理樊虹說。她的判斷依據之一,是“年前的備貨在2月不到一周就銷售一空,與同期相比銷售額增長了20%”。信心的背后,樊虹計劃今年開設首家形象店。此前,席薇亞剛從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摘得“中國優秀渠道品牌獎”。
走在黃河時裝城、富民服裝城的商鋪間,聽到商家說得最多的是品牌,還有電子商務。虎門是服裝的集散地,而在虎門服裝貿易集群中,品牌和電子商務的不斷滲透,正是培育服裝產業崛起的新基因。
兩家服裝企業的“意外”收獲
席薇亞始創于2004年,“前店后廠”做內外銷的標準批發商,是比較晚進入富民服裝城的商家。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幾年的慘淡行情,讓公司總經理樊虹徹底嘗到了從事傳統產業的艱辛。“現在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原料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的生產力不足。”
不過,年后開門一周內賣完年前的備貨,讓樊虹倍感意外,因為“近幾年都是內外銷不盡如人意”。在記者的接觸中,看好今年行情,在富民、黃河等服裝城的商家中占了大多數。
同在富民服裝城的東莞市艾迪仙果服飾公司,今年也感到了不同往年的暖意。該公司譚姓負責人直言,今年1-2月與同期相比增幅達到兩位數。
事實上,來自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2月,廣東服裝及衣著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分別達51.6億美元、17億美元,分別增長24.3%、21.3%。
“銷售的好轉,離不開品牌的提升。”樊虹認為,企業在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積累后,從長遠發展來看,最終還是要走到品牌經營的軌道上來。2004年,席薇亞就已注冊商標,但真正將品牌做大只是近幾年才開始。“能得到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頒予優秀渠道品牌獎,證明了我們品牌的價值得到了行業的認可。”樊虹頗自豪地說。
在多年成功從事批發女裝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將在東莞開張首家品牌形象店。“形象店成功后,再開始做分店,市場以二線城市為主。”樊虹坦言自己的擴張計劃,將使得席薇亞的研發、生產優勢發揮更大的效應。
走品牌路線迎接“拐點”
無獨有偶,艾迪仙果的品牌史并不算長,但對品牌戰略的堅守,在今年CHIC上得到了業內的認可,同樣獲得了“中國優秀渠道品牌獎”。值得關注的是,虎門服裝今年參展CHIC斬獲頗豐,9家企業分別被評為“中國成長型品牌”、“中國優秀渠道品牌獎”。
公開資料顯示,CHIC創辦于1993年,每年一屆,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共同主辦,是亞洲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服裝專業展會。
上述譚姓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參加CHIC看清了品牌的關鍵作用,了解企業自身與同行之間的差距。“今年開始走品牌化路線,以直營或加盟代理方式,爭取3年內在每個省都有形象店”。他認為,品牌路線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最有力方式之一。
艾迪仙果計劃品牌擴張前,譚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基于對今年行情的看好,企業生產規模將擴大,員工規模計劃從200人增至400人。
多次組織企業參加CHIC的富民集團副總經理黃沛民認為,虎門鎮政府和富民集團對服裝企業培育品牌和渠道的扶持、幫助,對服裝企業的推動很大。作為傳統制造業,服裝產業在國內行業仍保持一定的領先地位,但安于現狀,缺乏持續創新很難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發展。“用品牌搶占市場,成為服裝產業集體的共識”。
富民、黃河等服裝城商家的擴張,無不表露對行情的看好。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一位資深人士分析認為,經過多年的品牌培育和新興渠道的應用,東莞服裝產業已經做好了拐點到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