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特種機:步入技術變革和產業變局關鍵期
特種工業縫紉機已經成為國內縫制設備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市場需求萎縮、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下,中國服裝行業的進入了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
勞動力不再是中國服裝業的優勢,用工荒愈演愈烈。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成為服裝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嚴峻考驗,同時也是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機電一體化、高效省工、節能環保等特點的高端縫制設備成為服裝行業的主流需求及發展趨勢。
由此,跟隨服裝行業的腳步,國內縫制設備行業也進入技術變革和產業變局關鍵期。
在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帶動下,目前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等常規縫制設備已經完成了自動化的升級。
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下游需求的變化,縫制設備的產業格局也在不斷調整,在常規縫制設備完成自動化升級的情況下,鎖眼機、釘扣機、套結機等滿足后道工序需求的特種工業縫紉機已經成為國內縫制設備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下游需求的驅動下,目前國產特種縫紉機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態勢,機種不斷豐富,技術不斷進步,產量大幅增加,尤其是鎖、釘、套等后道特種縫紉機有了深層次的進步,以電子花樣機為代表的循環縫紉機和更多的自動縫制單元類特種機也層出不窮,這些都昭示國產特種縫紉機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新發展時期。
常規機種:步入電子化時代
浙江迷西仕服飾有限公司在2012年逆勢增長68%,成為了溫州服裝自營出口額與增速“雙料冠軍”,這一成績離不開技術改造、工藝設備方面的更新。
該公司原本使用老式釘扣機,紐扣釘得不牢固,容易掉。為了不讓產品質量輸在細節上,迷西仕采用了價格要比老機器貴10來倍的新型釘扣機。在該公司生產一線工作了13年的縫紉車工張偉笑著說:“新機器雖然成本高,但帶來了質量的提升,生產效率也提高了約30%。”
對服裝企業來說,鎖眼、釘扣等后道特殊工序,工藝要求細膩,因此滿足此類工序需求的鎖眼機、釘扣機、套結機等常規的后道特種工業縫紉機一直是服裝企業關注的重點。除了滿足工藝細膩的要求,高效省時節能也已經成為當下服裝企業對縫制設備的普遍要求。
服裝行業的需求就是設備企業進步的動力。目前,國產鎖、釘、套產品已經在機械制造方面取得突破,尤其是運轉速度、線跡等方面有很大的長進。而且國產套結機、平頭鎖眼機等產品在電控方面已經突破了產業化瓶頸,這為國產鎖、釘、套等特種設備全面步入電子化時代做好準備。
在國內縫制設備企業中,新杰克無疑是在高端特種機領域投入最大的企業,其成就也相當不俗。
為了做強做大特種機,新杰克在臨海基地斥巨資建造了零件試制中心,引進各種先進加工設備與專業人才。這使得新杰克的1900A電子套結機系列、1790電子平頭鎖眼機系列、781平頭鎖眼機系列、1850套結機系列、373釘扣機系列等高端常規特種機的產品質量有了保障和提升,同時也使新杰克的高端特種機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在高端特種機領域孜孜以求的中縫重工總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據總經理張章生透露,中縫重工歷時3年、耗資上千萬元,完全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圓頭鎖眼機1580A已經取得成功,計劃于今年年底投入量產。
中捷生產的ZJ5780高速直驅電子平頭鎖眼機為例,其送布機構、針桿擺動機構采用了步進電機,分解能力可達0.05mm,使縫紉線跡更加穩定、美觀;還可通過操作面板對前五針速度設定實現慢速啟動功能,可有效防止機器高速啟動時斷線;通過電子控制能對縫制過程的最后數針進行加固縫,以防止扣眼脫線。技術進步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細節,可謂是全方位滿足服裝企業的需求。
在電子套結機方面,國產的1900A系列電子套結機歷經數次技術換代并不斷在性能和質量等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縫制速度的提升,比如從每分鐘2700轉到3000轉,這樣一來,打一個相同的套結所需時間就能減少30%左右,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其次是噪聲的下降。此外,還有諸如電控系統穩定性的提升等。
面對下游行業需求,目前國內的眾多生產商已經將重點放了在做好電子類鎖、釘、套產品的技術改進,增大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力度方面,致力于提高后道工序的縫制效率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