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入“中國-東盟自貿區”獲支持
香港爭取加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努力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2月20日,在商務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會上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香港加入中國-東盟自貿區,東盟方面已于2011年11月接受了香港加入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正式申請,并就此進行了評估。
近年來,香港致力于進入東盟市場擴大貿易,其中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廣西南寧。
受訪專家認為,廣西、香港地緣相近,經濟上能夠做到優勢互補,港府爭取加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舉措,將促進桂港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南寧是重要跳板
近年來,低迷的國際經濟形勢加快了香港拓展新興市場的步伐。香港一直看重東盟的投資潛力,并致力于加入自貿區。
香港中華總商會榮譽會長蔡冠深此前指出,對香港而言,印尼由于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有望成為最具投資潛力的東盟國家。此外,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投資潛力也十分巨大。
而由于突出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廣西早已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交流門戶,也因此成為香港進入東盟市場的重要渠道。
東盟一直是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據南寧海關統計,2012年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達120.5億美元,增長26%,占同期廣西進出口總值的四成。其中,廣西對東盟出口93.4億美元,增長36.8%;自東盟進口27.1億美元。
這種優勢還在不斷鞏固。近年來,廣西政府致力于建設中國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旅游集散地;此外,大力發展物流業,并堅持交通優先的發展戰略,不斷完善與東盟間的綜合交通網絡。
去年底,中國-東盟陸路通道沿海公路的重要路段——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廣西德保至靖西的鐵路也正式開通運營。此外,相關海運通道、空運通道的建設均在加快。
廣西自治區主席馬飚在去年12月底召開的廣西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廣西將積極參與和配合中國與東盟制定中國-東盟互聯互通規劃,重點在陸路通道、海上航線、航空航線、跨境合作區等四大領域,構建廣西與東盟海陸空立體合作新格局。
“作為進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跳板,南寧的地位不可取代。”香港貿發局制造業拓展高級經理梁國浩說。
深化桂港合作
受訪專家認為,港府爭取加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舉措,意味著香港對東盟市場的重視,必將促進桂港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表示,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看好廣西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面對東盟的廣闊前景,除了購物展,下一步香港品牌還會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進駐廣西。
在去年11月30日舉辦的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上,馬飚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闡明了下一步的合作愿望和方向。
馬飚表示,廣西不僅希望與香港加強在金融、貿易、旅游等傳統領域的交流合作,也希望與香港進一步加強創意、工業設計、服務業等新興領域的交流合作,希望兩地攜手共同推動桂港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事實上,由于在經濟上能夠做到優勢互補,廣西、香港均非常重視雙方合作上的發展潛力。
何建榮此前指出,香港作為亞洲一個最現代化的服務業樞紐,同時也是最靠近廣西的金融中心、商貿中心、航運中心,將可以為廣西各行各業提供不同范疇的服務,支持廣西的發展,在廣西升級轉型的發展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時,面對珠三角工人短缺及工資上升,加上國家對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和鼓勵沿海地區產業向內陸轉移,部分港商已把生產線擴充或轉移到廣西。
此外,立足于東盟市場的考慮,港資企業也可以將生產線轉移至北部灣經濟區。
在這種互補優勢的推動下,廣西與香港的經貿合作不斷擴展,香港成為廣西最大的外資來源地。
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廣西與香港的外貿總額實現14.6億美元,同比增長27.4%;截至2012年11月底,香港在廣西投資設立的企業共6477家,實際利用外資達到65.2億美元,占廣西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46.3%。
同期,廣西在香港設立的企業89家,協議投資額5.32億美元,占廣西對外投資總額的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