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裝紡織機械企業設備新節能趨勢
近年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伴隨著紡織工業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機械制造國。節能、環保、高效是21世紀染整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短流程以及自動化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子處理等新技術和無水加工技術是未來染整機械的發展趨勢。
因此另一重要趨勢是廣泛采用自動化技術,傳動系統采用交流變頻多單元同步調速系統;在控制系統方面,廣泛應用可編程控制儀或工業計算機控制,參數在線普遍應用,提升了染整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使工藝穩定性、重現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雖然我國的紡機制造水平提升很快,并與國際間的差距在縮小,但國外制造商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市場份額,在中國本土化制造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并在中國建立運營機構,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提供全方位服務方案,同時國際制造商也出現強強聯合的趨勢。
目前,我國紡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品的技術含量偏低,雖然企業做得很大,但做得不強、不專、不精,生存能力及抗危機能力非常有限。中國紡機市場上國產設備的數量占到80%,但銷售額所占比例不足50%。在金融危機來臨時,紡機企業將舉步維艱。
日前,德國紡織機械制造商針對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發起的“注重能效和環保”的可持續性倡議及行動,“藍色能效”就是設備與工程領域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國際標志,“藍色能效”理念代表經濟、環保和社會責任。
在這個理念下,機械行業用智能技術提供節約資源和節約效率的具體方案。這是我國紡機應該借鑒的理念,避免出現紡機制造商自稱節能型先進設備,卻無真正標準可言的情況。目前,提高自動化、智能化兼顧節能化是紡織企業關注的重點,也是未來紡機發展的重點。同時,實現紡織品加工過程的節能化也是先進裝備的標志之一。
因此另一重要趨勢是廣泛采用自動化技術,傳動系統采用交流變頻多單元同步調速系統;在控制系統方面,廣泛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或工業計算機控制,參數在線普遍應用,提升了染整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使工藝穩定性、重現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市場需求為紡機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提供動力。紡織企業最需要高效節能的設備。在未來的紡織企業發展中,誰掌握了高端技術,擁有了先進設備,保持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誰就能在今后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紡織企業普遍面臨著“招工難”,用工成本逐年上升的問題。因此,提高紡機設備效率、節能、省工,成為紡織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紡機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紡機制造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力度,加快從“制造”向“創造”的轉變,實現傳統紡機裝備的升級換代。
近兩年來,國內外染整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涌現,顯示出全球印染機械行業蓬勃發展的勢頭。節能、環保、高效是21世紀染整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短流程以及自動化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子處理等新技術和無水加工技術是未來染整機械的發展趨勢。自CITME'2002以來,中國紡織工業獲得較大發展,產業升級的速度大大加快,紡機設備的采購量也迅速增加。2002年進口印染和后整理機械6.18億美元,占全部引進設備金額的19.4%,位居第二;2003年我國進口印染和后整理機械9.78億美元,占全部引進設備金額的21.10%,位居第一。
目前染整設備技術發展總的趨勢是:向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省時高效、短流程方面發展,重視無水加工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子處理等新技術;另一重要趨勢是廣泛采用自動化技術,傳動系統采用交流變頻多單元同步調速系統;在控制系統方面,廣泛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或工業計算機控制,參數在線普遍應用,提升了染整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使工藝穩定性、重現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隨著染整工業的發展,以電子計算機為主體的現代信息控制技術,已滲透到染整機械各個領域。染整設備機電儀一體化、自動化、人機對話、工藝設定、自動檢測與控制、遠程診斷等手段廣泛使用。在生態染整環保技術方面,國際紡織業界發展很快,國內外制造商都更加注重環保節能,染色設備在設計方案中注重設備的效能,有利于生態環保,力求做到染色工藝優化,減少化學藥劑和能源的消耗,以達到高效、高速、短流程的目的。
染整生產呈現短流程、高效率等發展趨勢,與之相適應的短流程、高效率工藝設備,主要有冷軋堆前處理、濕短蒸前處理、卷布絲光、冷軋堆染色、濕短蒸染色、卷軋染色及高給液裝置等。
紡織品個性化、舒適化、功能化、時尚化的潮流,促使染整設備向適應小批量、多品種以及一機多用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