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生產環節變化大 企業設備采購宜打“組合拳”
“現在的工人,普通平車早就不用了,舊的電腦平車也不想用。”本地一位企業主如此形容企業使用縫制設備的趨勢。不管是縫制工序,還是鋪布、裁剪、整理、熨燙、成型等工序,在泉州服裝企業中,原本普通的服裝生產環節,正因為機械設備技術創新,在生產速度和質量上發生著不小的變化。
整體解決方案受青睞
批量小、品種多,是今年以來服裝企業接到訂單的特點之一。如何在現有技術水平上讓服裝企業實現多品種、小批量、高質量、低成本、快交貨和優質服務的快速反應生產機制?如今,服裝生產線傳輸方式解決方案逐漸走入了服裝生產企業的視野。
“現在,服裝生產企業在購買設備時,已經逐漸改變從前買單一機器的習慣,組合多種設備優勢形成流水線系統,他們希望能夠形成‘1+1>2’的配置效果。”石獅市紡織機械市場總經理王忠誠說,服裝企業進行生產系統的合理組織,是為了使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路線最短、加工時間最省、耗費最小,以最佳的生產方式將各種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合理安排,而形成一種協調平衡的作業系統。
據了解,現在一些縫制設備企業所提供的“縫制設備整體解決方案”,也是基于這種原理。根據服裝企業的規模、產品、訂單類型來量身定做整體裝備方案。目前典型的生產線傳輸方式,包括單機組合式手動傳輸流水線升級版,間歇式節拍流水系統及吊掛系統等。
尋求個體設備多功能
在組合多種縫制設備形成系統生產流程的同時,許多企業仍不忘從設備市場中“淘”一些提升單體生產效率的新設備。
以前,做一件高檔襯衫,服裝廠需要配備圓領機、領尖定型機、切領嘴機和翻領機、壓領整燙機、上下切領機及電熱點領機等多種設備。現在,一臺空壓切、翻、燙領機,就能實現原來分別由不同機器進行的切領、翻領、燙領三個工序,不僅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使領片更加平整、美觀、富有立體感。
“其實服裝企業近期大量關注‘一機多能’的設備,就是縫制單元。”王忠誠介紹,縫制單元是指“至少由一臺縫紉機、縫紉機臺板與機架以及縫紉機驅動器組成的設備。”
比如,在單針平縫機的基礎上,采用大容量的旋梭及自動剪線裝置,加上激光定位、自動折疊、自動上料、自動疊料裝置形成的牛仔褲及襯衫口袋專用縫合設備,可根據不同口袋的形狀進行程序設置,能保證每8小時1100條褲子口袋的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