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服裝、橫崗眼鏡兩大時尚基地整體亮相——深圳服交會搭建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平臺
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擁有較高的產業地位、具有較明顯的競爭優勢、經過改造提升后表現出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優勢傳統產業究竟應該如何發展,一直是各級政府、各個區域以及行業人士關注的問題,服裝業和眼鏡業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兩大優勢傳統產業,借助優勢展會,以政府之手的強力推動,以集群式的整體形象亮相,以區域品牌帶動個體品牌發展,成為這兩個產業謀求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大浪服裝產業集聚基地:助推深圳從服裝大市邁向服裝強市
位于深圳龍華新區大浪街道的深圳市服裝產業集聚基地,目前已引進瑪絲菲爾、歌力思、卡爾丹頓等國內知名品牌企業22家,預計到2013年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超過300億元。
服裝產業集聚基地是深圳市政府規劃建設的9個傳統產業集聚基地之一,一期產業用地規劃為108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引進了國內知名服裝企業22家;二期總部功能區規劃用地超過2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服裝公共服務平臺、企業總部大廈、孵化器、研發中心等項目。現在大浪轄區每平方公里產出GDP為3億元,而占地僅1平方公里的大浪服裝產業集聚基地,一期22家企業全部投產后,保守預計年產值將超過300億元,產業集聚及轉型升級帶來的質的飛躍可想而知。龍華新區以大浪服裝基地為核心,建立服裝研發、展銷、檢測中心,吸引黃金珠寶、鐘表等時尚產業入駐,打造“時尚之城”。
2011年,深圳服裝業實現產值1500億元,出口80多億美元,自有服裝品牌800多個,其中國內知名品牌100多個,產品暢銷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在大城市一類商場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0%以上。
近年來,深圳服裝企業開始注重創意設計和自有品牌的建立,將加工環節遷移出去,把“總部”或設計營銷中心留在深圳,建立以深圳為中心,網絡覆蓋全國的產業轉移格局。深圳從“服裝大市”走向“服裝強市”,走出一條符合廣東省轉型升級、逐漸向“微笑曲線”兩端螺旋式攀升的新路子。而服裝產業集聚基地的建設,整合了服裝工業的整體優勢,帶動了片區經濟社會發展,符合深圳產業空間優化布局和特區一體化發展的需要。服裝產業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正從過去單一的加工貼牌出口向創建自主品牌、向同時擴大內外兩個市場、向時尚創意乃至文化創意等產業高端鏈條全方位轉型,從簡單的制造加工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高端環節延伸。今年7月的深圳服交會,龍華創意館將橫空出世,全面展示大浪服裝產業集聚基地的嶄新形象,也是深圳服裝轉型升級的一次大巡禮。
橫崗時尚眼鏡基地:借船出海打造自主品牌
經過20多年發展,深圳橫崗已成為全球知名高檔眼鏡品牌的最大生產基地,年總產量超過1億副,總產值約130億元人民幣,產品95%出口到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龍崗地區有眼鏡生產及配套生產企業400多家,僅橫崗有眼鏡產銷企業300多家,從業人員近10萬多人。目前世界上幾大知名品牌,如雷朋、浪琴、古馳、香奈爾、OKTI、DNG、依視路、蔡司等幾大品牌客戶,以及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幾大知名眼鏡企業都在委托橫崗眼鏡企業代加工。
如果企業只是專注于OEM,深圳眼鏡業的加工利潤只占10%左右,分攤到一副眼鏡上的利潤不會超過10元錢,然而這些眼鏡在市場上能賣到上千元乃至數千元不等,銷售毛利率能達到500%以上。橫崗眼鏡產業已經到了不得不面對轉型升級的緊要關頭,由當地政府與行業協會主導的一系列產業升級措施由此緊鑼密鼓地展開。
為進一步提升橫崗眼鏡企業在整個國際眼鏡產業鏈中的地位,把眼鏡產業打造為龍崗區支柱產業之一,橫崗街道辦目前多管齊下,采取了幾方面的措施助推產業升級:一方面,將著力打造上規模、集約化的眼鏡產業集聚基地,吸引、培育、整合一批技術先進、管理優良的眼鏡龍頭企業,扶持一大批民營眼鏡企業發展壯大,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和品牌的投入,大力發展眼鏡的各類配件材料市場,將橫崗從純眼鏡生產加工基地打造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眼鏡產業中心;另一方面,將加快阿波羅眼鏡特色產業園的規劃建設,致力把眼鏡產業從訂單式簡單代加工模式引向以自主品牌和自主設計、營銷、展示、配送物流為主的產業鏈高端。
眼鏡行業雖是傳統產業,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眼鏡的功能性不斷延伸,設計感不斷加強,已成為很多時尚人群不可缺少的隨身佩戴物品,與服裝產業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目前,國內外眾多的知名品牌都有自己的眼鏡產品,包括古馳、香奈爾在內的眾多國際品牌都在委托橫崗眼鏡企業代工。
7月8~10日舉辦的第十二屆深圳服交會上,“橫崗時尚眼鏡基地”的亮相將成為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橫崗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參展,是希望借助產業間的橫向聯系,借船出海,與服裝產業相鏈接,推動橫崗眼鏡產業轉型升級。據悉,此次參加深圳服交會的20家眼鏡企業,都將推出一系列功能性和設計感兼具的產品,與服裝品牌實現無縫對接。“橫崗眼鏡基地”的整體亮相,也將為本次服交會帶來最火熱的眼鏡時尚風暴。
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創新創意創業之城,深圳最容易兼容各地文化精粹,也最有條件把多元文化的豐富內涵反映在傳統產品的創意設計上,曾在產業鏈低端游弋多年的深圳傳統制造企業,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紛紛走上品牌培育之路。目前,深圳獲得的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中,傳統產業占據一半以上。服裝、鐘表、珠寶、家具等行業云集的一大批名牌,已成為國內行業流行的風向標。在轉型升級中,優勢傳統產業不僅自身獲得了持續發展,也成為深圳經濟增長的一個“加速器”。據統計,目前深圳傳統產業創造的年產值占全市工業的40%多,增加值更是占到全市工業的50%。服裝和眼鏡產業是文化、藝術、時尚、創意的集合體,契合了深圳打造設計之都、時尚之城的理念。這兩個產業借助專業展會探索自主品牌之路,不僅是對深圳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模式的生動詮釋,更對其他地區的優勢傳統產業的做大做強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上一篇: 東西合力,聯動效應促展位銷售暢旺——第三屆中國西部(成都)國際縫制設備及面輔料產業對接博覽會
下一篇: 溫州鞋產品對美出口逆勢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