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TC/SCISMA展會管窺CAD/CAM的2012
有預言說2012年人類世界將面臨滅頂之災,有人付之一笑,有人有少許惶恐,也有極少數人對此深信不疑。面對景象萬千的CAD/CAM市場,有時竟也會產生些迷惑,2012年到底如何?既然沒有能力做到先知先覺,就且讓我們首先過好當下,從最近一次行業好手大聚會的東莞厚街DTC/SCISMA展會上的一些場面和見聞做一些猜想吧。
一、價格戰繼續加深,市場一片紅海
1、隨著更多國際廠商通過與國內企業合作形式搶灘中國制造市場,以及國內廠商更加充實的積累,在買家趨于等待觀望的市場上,進一步的價格戰將愈演愈烈。與上屆DTC不同,今年DTC展會,CAD/CAM行業的各位大佬悉數登場,而且都拿出自家的看家產品,除了產品的展示和較量,價格戰的霧幕則初步顯現。展位最大的和鷹繼續宣傳80萬可購買全套CAD/CAM;盈瑞恒的宣傳相較而言更抓眼球:65萬購買歐洲品質裁床;展會期間走訪,一家新的鋪布機制造商表示將來的目標是將鋪布機價格做到5萬以下。
2、上屆DTC展,有22家CAD/CAM相關產品展商,本屆增加到29家。競爭者的增多和競爭的加劇,將更進一步剝去CAD/CAM一層層神秘的外衣,市場也將會更為透明。市場追隨者和一些蝦兵小將們為了謀得立足之地,必定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獲得生存空隙。市場挑戰者,作為市場上的強大生力軍,氣勢逼人,巴不得即刻華山論劍,攻城拔寨,由自己一統江湖。市場領導者們,回望著紅了眼的競爭對手,也很難以忍氣吞聲。刀劍亮處,必然血肉橫飛。
3、就目前的局勢分析,在價格戰方面,國內企業更有資本和能力去打。外資高端品牌習慣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維方式,因此,未能從戰略上未雨綢繆及時轉型過來,構建有效的低成本競爭體系,所以在這一輪價格混戰面前苦不堪言。
二、市場觀望濃厚,起色尚不明顯
1、記得春節后的一天早上,聽電梯里幾個人對話:“前段時間各位都辛苦了,都忙著趕交貨,最近好些了吧?”回答說:“哪里輕松得了,訂單根本就沒見少。”我暈……筆者有時候會想,有些行業似乎早就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我們這個行業到底怎么了?東莞展會上見到各位,從強顏的歡笑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從一線聽來的反饋是,客戶還在觀望。
2、按照主辦方提供的展后報告,上屆展商400家,觀眾34,700人次,本屆380家,觀眾31,702人次,展覽面積均約為36,000平米。觀眾數量的略微減少從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服裝企業的活躍程度。從多家展商展位的客戶接待情況來看,的確顯得冷清。
3、一方面是廠商摩拳擦掌,期待買家下單,另一方面則是廣大服裝企業的普遍觀望情緒依舊。市場什么時候熱起來,大家心里都沒譜兒。
三、積極因素推動CAD/CAM市場繼續前行
1、經濟大勢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緩慢企穩回升,服裝業亦然。依照官方數據,中國服裝及附件年出口額從2004年的600多億美元升至2011年的1500多美元,年出口額上升900多億美元,升幅巨大。這中間,2009年因為金融危機影響,與2008年比有所下降,但是接下來的2010和2011年又有較大幅度的回升。再看2012年前3個月,與去年同期比,仍有小幅上升。中國制造的魅力依然強勁。
2、隨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創新和轉型的挑戰。作為傳統優勢、以勞動力密集為特征的服裝制造業更顯迫切。正如很多業內仁人志士所言,中國服裝業已經無法回到依靠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立足國際市場的時代了。時尚業目前的挑戰是快節奏、多花樣的需求與眾多優勢企業既有的大批量、規模經濟供應模式間的矛盾。誰的流程和體系更加柔性靈活、反應快捷,智能性和協同能力更強大,營造好自己的生態系統,誰將搶得這一輪產業轉型的先機,從而獲益。CAD/CAM乃至PLM系統無疑是企業順應未來發展所必須要深入思考和采用的解決方法之一。
3、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近年來異常迅速。隨著適齡勞動人口比重的逐步下降,原先具備勞動密集優勢的服裝產業在用工方面的難題不會得到緩解。另一方面,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數十年積累起來的產業鏈優勢仍然是中國制造魅力的重要砝碼。隨著我們產業轉型升級的逐步完善,我們將在世界服裝產業價值鏈上重新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4、2012將是這個大走勢中的一個部分。因此,各家好手仍將在這個緩慢回升的前進過程中細心搜索良機,分秒必爭,每單必爭,為下一輪增長積蓄更多能量。
四、令人生厭的不正當競爭
1、爭搶客戶不擇手段。僧多粥少,競爭自然就會勁爆。除了正規的激烈競爭,也會出現不正當競爭的花絮。例如DTC上,就有企業的銷售人員總是在同行展臺一側派發自家資料招攬客戶,被侵害公司人員數次制止,該公司人員依舊我行我素。筆者甚至還聽說,其他展商有銷售人員為搶前來參觀的客戶與隔壁攤位人員大打出手,喋血現場,引來保安阻止。
2、想方設法,獲取對手產品的內部細節資料。這主要體現在一些公司派有關人員在同行裝機、拆機時乘同行工作人員不備,搶拍其設備細節照片。這種情況雖不算新鮮,但總歸令人生厭。
3、利用互聯網混淆視聽。近來發現有業內公司利用搜索引擎工具,散布虛假消息,在關鍵字搜索結果的顯眼位置宣稱自己為世界知名品牌格柏、力克的金牌代理、官方授權服務等,嚴重誤導客戶,侵害有關品牌的合法權益。
4、盜版依然威脅著正版產品的生命線。很多廠家都對盜版行為感到乏力應對。筆者想要說的是,在當前環境下,盡管使用盜版軟件和仿冒零配件、耗材能夠帶來一時的利潤,可一旦這種污染嚴重的氣候危及到正規廠商的生存,受害的將是整個行業。
蜿蜒崎嶇路,2012我們仍然需要為未來的希望而努力工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任何其他機構無關。)
上一篇: 中國休閑服高速增長難掩質量與品牌的缺失
下一篇: 當CAD軟件賣到幾百元 企業如何維持高成本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