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縫制設備產業概況
曾幾何時,在縫制設備行業中流行一句話:“得廣東者得天下”。這句話充分顯現了廣東市場在縫制設備行業中的重要地位。據廣東省服裝服飾協會的統計,2011年,廣東省服裝生產仍然保持全國第一服裝生產大省的地位。
終端市場的龐大需求,為縫制設備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土壤。從30年前的改革開放到今天,廣東已培育了不少成熟的縫制設備經銷商。2011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協會舉行的全國50強經銷商中,廣東有六家當選。分別是:東莞市祥興針車有限公司、中山市華陽縫紉機有限公司、汕頭市東瀛針車整燙設備有限公司、深圳新環球針車行、廣州市豐瑋縫紉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市花都前進針車有限公司。從這些當選的經銷商也可以看出產業的分布情況:廣州、深圳、東莞、中山、汕頭是廣東省縫制設備產業集群地分布最多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內共有縫制設備經銷商企業大約3000家,主要分布在廣州和珠三角地區。
除了經銷代理商群體龐大,廣東的縫制設備生產力量也不可小覷。據統計,廣東目前擁有的縫制設備生產型企業有100多家,包括了整機、零配件,整燙、化工等類型企業。廣州日馬、志誠縫紉機公司,深圳的遠成、雅諾縫紉機公司等是行業中有名的整機企業。這些生產型的企業不僅提供了廣東的制衣設備需求,更遠銷國內其它省市和海內外地區,打造了專屬于廣東的縫制設備品牌。
本文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各個產業集群地區的特點
(一)廣州
廣州作為全國的經濟樞紐中心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市場優勢。這里的縫制設備行業起源得非常早,據史料記載,廣州縫紉機生產萌芽于民國26 年(1937),起初以簡陋的設備,仿制美國“勝家”牌縫紉機。后來,曾經風靡全國的“華南牌”縫紉機其原產地也是位于廣州新港路。隨著制衣工業的發展,家用機漸漸走出了人們的視線,工業縫紉機開始興起。而生產華南牌家用縫紉機的企業由于體制改革的原因日漸式微。
工業縫紉機的興起給廣州的縫紉機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商機。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廣州已形成了若干個專業縫制設備市場。從最早的光復路縫紉機銷售一條街,到天雄恒業機電城,棠溪國際針車城、廣州國英針車城。一個個縫紉機專業市場的興起見證了廣州縫紉機市場的發展。
除了經銷市場的興旺,廣州地區的縫紉機生產也在繼續發展中。位于廣州新塘的日馬縫紉機公司,其規模日漸增長。還有廣州志誠縫紉機在生產特種機方面有著自己獨有的技術優勢。而前身是華南縫紉機生產廠的廣州華南合力縫紉機有限公司,現在是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廣州摩托集團公司的核心企業之一。
(二)深圳
服裝產業是深圳的傳統優勢產業,自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的制衣業向深圳轉移發展,經過30多年的發展,深圳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女裝品牌生產基地。深圳服裝業用極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出口加工到自主品牌、從傳統產業向時尚創意產業的產業轉型。2011年深圳服裝全行業實現產值1000多億元,出口近百億美元,深圳以服裝產業為龍頭的時尚創意產業發展水平,已經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引領國內時尚潮流。
龐大的服裝產業,為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市場需求。
深圳市縫制設備行業協會榮譽會長施天祥表示,深圳市縫制行業現已擁有行業內多個知名品牌和較完整的產業鏈,以及從事由零部件到整機、服裝設計到與之相配套的系列產業。
(三)東莞
東莞在成功地承接香港及東南亞產業的第一次轉移中,一些外商在東莞辦起了與制衣業相關的來料加工廠。據統計數據表明,單是東莞的虎門全鎮就擁有服裝企業2000多家,從事服裝生產業約25萬人。全鎮服裝生產量達到2億件,銷售額120億元,出口額30多億美元。厚街鎮的制鞋工業,大朗鎮的毛織產業等都形成了產業集群規模。
作為服裝加工的重鎮,東莞對于縫制設備的需求無疑是最大的。據統計,東莞現有的縫制設備經銷商有500多家,主要分布在虎門鎮、厚街鎮、石排鎮、萬江區及東城區。而排在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協會評選的50強經銷商之首的祥興針車公司,就是位于東莞的石龍鎮。
(四)中山
中山沙溪是全國休閑服裝名鎮,中國重要的休閑服裝生產基地。沙溪鎮區誕生了100多個全國知名休閑服裝品牌。2010年全鎮的紡織服裝企業的工業總產值為169億元,服裝外貿出口總值近3億美元。
中山除了沙溪鎮在休閑服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其小欖鎮則是中國內衣名鎮。多年來,小欖鎮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其中,內衣行業亦日趨成熟,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內衣褲制造加工產業集群鏈,正走向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鎮內衣企業與國際內衣知名企業不斷交流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力量,從單純的來料加工逐步向經營自有品牌過渡。據不完全統計,鎮內現有內衣企業及關聯企業813家,其中年銷售額超500萬元的規模企業103家,外資企業約12家,擁有各類衣車28000多臺(套),從業人員逾4萬人,內衣年產量達2000萬打,2005年銷售收入31億元人民幣,占全鎮工業企業收入的10.8%,內衣出口總額1.5億美元。
據統計,中山的小欖和沙溪兩個鎮就共有針車行120多家,中山華陽縫紉機有限公司、建華針車行等是在業內有名的經銷商。其中中山華陽縫紉機有限公司也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協會評選的50強經銷商之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得益于當地服裝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山的縫制設備產業也風聲水起,涌起了一批在電機、衣車燈、剪線裝置、機架等縫制設備專業生產企業,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優勢。中山天虹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當選為2010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20強工業企業。
(五)汕頭
紡織服裝是汕頭市八大特色支柱產業之一,是廣東省乃至全國的重點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之一,全市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6000余家,年產值超過350億元,出口創匯20多億美元,其中毛針織服裝和其它針織服裝占80%以上。毛衫和內衣是汕頭紡織服裝行業的兩大特色,是全國毛衫、內衣行業規模最大、產業最集中的生產基地之一。毛衫主要集中在澄海區、龍湖區,內衣主要集中在潮陽區、潮南區,至今已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兩大產業集群。
龐大的服裝產業集群孕育了汕頭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汕頭星馬針車機構、普寧國興縫紉設備有限公司、汕頭東瀛針車整燙設備有限公司這些在行業內顯赫有名的經銷商。成立于1986年的汕頭星馬針車公司,至今已經有26年歷史,是多年蟬聯標準縫紉機銷售第一的代理商。而普寧國興公司不僅代理了多個國內外的著名品牌,其自主研發的產品也深受用戶青睞。汕頭東瀛針車整燙設備有限公司更是當選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50強經銷商之一。
結束語:
除了以上五個城市之外,廣東的其它地區也有一些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地,如廣州新塘、江門開平和佛山均安的牛仔服裝產業,以及粵北地區一些承接產業轉移所形成的新產業集群地。
改革開放的春風讓廣東服裝產業走在了全國的前面,也帶動了縫制設備行業的蓬勃發展。廣東人“勤奮務實、敢為人先”的精神也為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隨著服裝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受材料成本上漲、人工成本上漲、人民幣不斷升值等因素影響,廣東的服裝產業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作為縫制設備行業,不僅僅是給服裝企業銷售設備,更要考慮到如何為服裝企業提供更高層次的整體規劃服務,通過設備升級全面提高經濟效益、幫助服裝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上一篇: “粵”服裝的今天和明天——訪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周侖
下一篇: 全國百貨單店銷售排行出爐 北京新光天地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