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外企在華遭遇“用工荒”
人們可能會認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應該勞動力綽綽有余,但在中國雇用工人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難。這在中國沿海大城市最突出。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最近讓成員回答“2012年你在商業上的最大困難是什么”這個問題,答案不是經濟減速,不是房地產危機,不是信貸泡沫,也不是缺少貸款,答案是工人。
美國公司面臨的人力資源困難包括在競爭非常激烈的中國勞動力市場上發現、雇用和留住雇員。有公司報告說,招募和留住有能力的雇員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外國和國內公司對這類雇員的需求大于供給。
這些公司注意到,招募有能力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尤其困難。
人才短缺問題往往影響盈虧,因為公司要通過提高綜合補償金和福利來留住雇員。U SCBC的一名調查對象說,他的工廠把工資從2 010年的水平提高了20%,導致勞動力成本迅速增加。
2008年,在全球信貸危機期間,中國沿海城市如上海和廣州,有2 0 0 0萬人失業。政府迅速行動,用一項價值7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是,那些失業者中有近一半回到內地城市和遠離沿海的農村地區。那時,資金充裕的內地政府忙于新修道路、橋梁和住宅來發展本地區。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全球經濟的艾拉·卡利什說,工人們覺得待在三線城市比回到沿海一線城市更值得。
卡利什最近對記者說:“中國的政府和公司希望向韓國和臺灣靠攏,它們想成為下一階段的開發者,創造在全球有競爭力的產品。它們必須沿著價值鏈上升,否則就將面臨勞動力短缺。中國和美國一樣正面臨人口結構的改變:工作者更少,退休者更多。我認為,政府認識到了這種狀況,公司也感覺到了。它們要么遷往中國內地,要么完全退出中國。
上一篇: 福布斯:外企在華遭遇“用工荒”
下一篇: 金融時報:中國是零售商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