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店 夾縫中更新營銷新思路
相較勞動力和物業成本持續上漲給百貨業帶來壓力,電子商務近年來的高速發展給百貨業帶來的沖擊更為直接。今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狂歡節24個小時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3.6億元,一天的營業額超過了國內任何一家百貨店的年銷售額。這樣的銷售額說不引起實體百貨業的注意,是不可能的。夾縫中的實體百貨店在不斷更新自己的營銷思路,試圖突破“百貨店只會一味打折”的印象。
結合優惠券“觸團”出新招
從來沒有永遠的敵人?,F在不少百貨企業與電子商務中最受熱捧的團購合作,結合優惠券開啟營銷新模式。
解百第一次在F團上試水“團購”,是50元消費券以5元的超低價格推出的,限時3天,團購券的使用時間期限為團購結束后的6天內。“因為是第一次嘗試,不敢放開手去做,所以團購券的數量限制在百余張,50元消費券也只限于購買服飾類商品,3天團購結束之后我們發現,雖然第一次活動范圍不大,但也有712個客人參與團購,而且消費券的使用率也還可以,”解百營銷部負責人說。除了解百,銀泰百貨官方購物網站也曾與F團做過團購優惠券的活動,以5元搶購價值760元的銀泰百貨官方購物網站優惠券3張,包括單品券滿400元減200元,整單券滿600元減240元、滿800元減320元,有913人參與活動。
西安美伊八號MALL、廣州曜和廣場和深圳茂業百貨也積極和團購網合作。美伊八號MALL與嘀嗒團合作推出商場代金券,一上線即引起西安市民搶購熱潮;嘀嗒團與茂業百貨合作推出搶購一元券專項產品活動,同樣受到熱捧。此外,諸如廣州曜和廣場團購1元VIP卡等小額團購更是不勝枚舉。
電器團購已經很普遍,而百貨店到底以何種方式實現團購卻是諸家百貨店仍需繼續探索的。如果選用商品實物進行團購,雖然最為簡單直接,但廣告或海報并不能像網店那樣全方位地展示商品,放大細節或各種角度擺拍更無法做到。展示不到位,再加上不能像網店客服那樣及時回答顧客對于尺碼、顏色等關于商品的問題,對于服裝類標準化程度較低的商品,很難激起顧客的團購熱情。因此,一些百貨店轉而把目光投向禮券,將百貨店經常用的優惠券與網絡團購結合起來。同樣是折扣,卻用不同的手段、通過不同的渠道吸引客人。區別于商場為VIP顧客發放的積分和增值券,團購券是為年輕、剛參加工作不久、喜歡上網、熱衷團購的潛在顧客準備的,而這些人群中,很少有VIP。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如果團購券能帶來很多陌生客源和新鮮感,對百貨店來說是劃算的。
曲線設計應對“不走直線”
在長春的各大商場中,越來越多的品牌專柜一改以往四平八穩、方方正正的傳統外形,開始強調外形的曲線化式設計。這樣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和突出個性,而是為了迎合顧客越來越不喜歡走直線的習慣。
“你在商場中喜歡走直線嗎”?記者在商場中隨機問了9位消費者,3位表示走的是直線,因為要買什么是明確的。其他6位則表示不會直走,而是看什么順眼就看什么,“為什么走直線,我是買東西,又不趕時間”。國際級設計大師對此作出了解讀:非直線設計不僅外形美觀,更主要的作用是促進銷售。當很多物體出現在人的視覺范圍中時,人的注意力是無法集中的,能充分引起消費者的視覺興趣,往往意味著跑單。而S形或圓形的設計,讓人的目光更容易集中在一個面上,在一個面停留后,眼光一跳或一轉身又會看到另一面陳列的商品,這種設計能有效防止“審美疲勞”,提高商品的銷售幾率。
不僅專柜外形開始嘗試不走直線,一些商家在賣場的局部設計上也開始走起了曲線。某商場將體育用品城設計成體育場,顧客行走在“跑道”上,“跑道”兩側是各個品牌的商品,沿著“跑道”邊走邊逛,移步易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悅感會不時涌現。
時裝秀離大眾更近一些
近日,武漢中心百貨一連舉辦了3場時裝秀,秀場沒有選在私密會所,而是放到了商場一樓的走道上,走道鋪上了紅地毯,模特們穿著品牌服飾專柜內的服裝,穿行在紅毯上,甚至一直走到店外,再返回店內,吸引了眾多路人進店觀看,而店內的顧客也暫時停下腳步,將紅毯兩邊的空地擠得滿滿當當。前來購物的林女士稱,以前也參加過一些商場舉辦的品牌時裝發布會,多是僅邀請會員,一般的消費者不能入內。不過,這樣開放式的時裝秀更好,顯得整個商場都很熱鬧,也很時尚。
事實上,親近消費者的秀在服裝秀剛剛盛行的10年前就是現場舉行的,后來這樣的秀質量提高了,卻更多地躲進了VIP的懷抱中,為高端客戶服務。而小家電等商品則更多運用路演的方式以親民方式融入到消費者之中。現在,服裝秀的親民舉措可以說是一種回歸。武漢中心百貨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場服裝秀至少能拉動品牌當天銷量的50%,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品牌服飾,看到模特穿著好看,自己也會到專柜試穿。目前,該商場的周末時裝秀已排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