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給中國服裝留下什么?
從喬布斯留下的東西中有所啟發,有所改變,這或許比任何一種空洞的懷念都更有力量
恐怕沒有哪位商界CEO的辭世,能像蘋果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那樣引人注目,除了各種報道,果粉們還自發用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悼念活動表達對這位“數碼魔術師”的懷念之情。
有人說,喬布斯的離去,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此言雖略顯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從圖形界面、音樂商店到應用軟件商鋪、蘋果文化,喬布斯所具備的超凡魅力和他創造的商業奇跡制造了一個至今無人企及的巔峰。憑借著神似而形異的四條產品線:Mac、iPod、iPhone、iPad和兩個在線商店——iTunes和App Store,在過去十年里,蘋果公司銷售額迅速增長,利潤率持續處于行業內高水平。截至2011年8月,蘋果公司市值超過35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
毫無疑問,在蘋果產品的基因里,喬布斯是靈魂。沒有他天才般的審美感知與執守信念,就沒有蘋果的今天。喬布斯留給世界的絕不僅是幾部有型產品,更包括被重塑的產業結構和獨特的蘋果贏利模式,以及眾多無形精神財富。
而對于中國服裝業來說,從蘋果的成功經驗上得到些什么啟示,從喬布斯身上學習些什么,或許才是關注喬布斯的意義核心所在。
品質為先
眾所周知,國內服裝品牌良莠不齊。很多企業在做品牌的時候抱著過于激進的心態,恨不得三五年就走遍神州邁向全球,在品牌宣傳和營銷上想盡了辦法,卻忽略了品牌最核心的本質——產品本身。
這里我們僅以iPhone產品來說明。2007年1月10日,蘋果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手機產品iPhone, 從而正式宣布了公司進入無線通信領域。這款手機正如喬布斯所言,是一部“革命性的新手機”。寬大的屏幕,簡潔的外觀,無可挑剔的觸控技術,多種軟件的應用和搭載組合,相關網絡程序商店的快速更新等等,都是iPhone讓人難以抗拒的賣點。在這之后,大屏幕和超大屏幕手機開始成為熱門機型,炫目的外觀設計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可以說,蘋果把手機制造帶入了一個全新時代。除了iPhone,之前的iPod,之后的iPod、Apple TV無一不是精良產品的代表。以品質說話,這是蘋果產品得以橫掃天下的基礎,也是蘋果精神的核心所在。
欲求鏈條
從iPod到iPod Touch,從iPhone 到iPhone4,從iPad到iPad2,蘋果顛覆性的產品風靡全球,引發了無數追捧。在iPhone手機首發日,全球各地出現用戶連夜排隊購買的景象。這種景觀,對于那些需要依靠廣告宣傳依靠打折促銷才賣得出去的產品而言,無疑是天淵之別。不需要廣告和打折促銷,熱愛蘋果的人會自發關注和追捧。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使用蘋果就意味著時尚,意味著品質生活。是什么造成了蘋果的高傲和強勢?
過去我們常說,“只要客戶需要,要多少有多少。”了解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品牌營銷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需求,才能創造供給,這是市場運作的基本法則。但是,有些時候,需求也需要創造。這一點,蘋果運用得可謂爐火純青。
每次iPhone 新一代機型發布前夕,都會有各種小道消息在互聯網上流傳,在吊足人胃口的同時也悄悄地擴展著iPhone的影響力。但是漫長的等待和無數難辨真偽的消息和傳聞并沒有降低人們對于它的熱情。新品發售日,蘋果專賣店門外會聚集大量粉絲通宵排隊,只為在商店開門的那一刻率先購入他們心儀已久的商品。
在消費者心目中,蘋果無疑有著自己鮮明的印記,那就是:優越的性能,特造的外形,完美的設計。但是我們都知道,僅有這些顯然不夠的。從PC到消費電子,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蘋果靠的不是一種技術導向,而是在于對人性的了解,對欲求鏈條的把握,從而把營銷做到了極致。
對于服裝企業而言,欲求鏈條同樣適用。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企業要建立前置思想,不斷地去挖掘新的需求來擴大市場,創造欲求鏈,從而把握市場的主動權。創造欲求鏈以服務需求為起點,滿足服務需求為終點,而絕不僅僅是營銷、銷售和售后服務那樣簡單。
體驗至上
雖然“用戶體驗至上”的思想并不新奇,但真正能身體力行的企業并不多見。蘋果之所以能夠成功,說法頗多,但歸根結底,不斷帶給消費者最佳的用戶體驗,引領時代的潮流,這或許才是蘋果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真正原因所在。正如蘋果年度報告中所總結的,“蘋果公司致力于通過創新的硬件、軟件、外部設備、服務以及互聯網服務帶給客戶最佳的用戶體驗。”
以iPhone為例。在某些方面,iPhone可能不及BlackBerry或者諾基亞,但iPhone不但可以用來打電話、收發電子郵件、上網、玩游戲,還可以看視頻、聽音樂、欣賞照片等。盡管很多工具都是基于互聯網,但其界面非常簡潔,只需在屏幕上輕觸一兩下即可。此外,iPhone的光感應設計可以根據環境自動調節屏幕的亮度,讓用戶得到最佳視覺感受;紅外感應設計會自動關閉屏幕達到省電的目的;當手機從高處墜落時,加速度感應設計會讓系統自動關機,以減少可能造成的不必要損害……
按照喬布斯的說法,“情感的經濟”將取代“理性的經濟”。基于硅芯片上的技術制勝時代已經過去,代之以“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和“制造讓顧客難忘的體驗”。事實也的確如此,從備受贊譽的外形設計到注重細節的硬件制造,蘋果產品在許多細節都體現著“注重用戶體驗”的思想。不僅如此,為了盡可能地貼近更多的消費者,擴大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認知,蘋果還在全球各地開設蘋果零售店,精心設計了呈現“數字生活中樞”的用戶體驗場,打造數字生活全面體驗的空間。店內區域都以“方案解決區域”為中心設計,方便顧客創造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整體方案”,使蘋果產品與顧客生活體驗得到完美契合。
反觀中國服裝企業和品牌,很多都把用戶體驗掛在口頭,卻不在產品品質和服務細節上下功夫。如何將體驗式營銷與品牌構建進行強力對接,形成相互支持,是中國服裝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品質為先,欲求鏈條,體驗至上,這只是我們從喬布斯和蘋果龐大的成功基因里擷選的幾點而已。喬布斯用“i”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我們生活,他的確留下太多值得我們細細體味的東西,而這些,如果能讓我們真正有所啟發,有所改變,那么,或許比任何一種空洞的懷念都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