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上半年GDP增9.6% CPI漲5.4%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國民經濟半年報,再一次確定了國內經濟并無硬著陸之憂。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04459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不過,物價指數高企同樣確定為現階段最大的風險,上半年CPI同比上漲了5.4%,PPI達到了7.0%。市場一致認為,抑制通脹仍舊是下半年宏觀調控的重心。
“三駕馬車”成長空間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昨日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良好,而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比較小。他否認中國經濟遭遇滯脹。
據其分析,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增速快速增長是支撐經濟的一大原因。據統計,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6%,這是連續四個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穩定在25%左右。盛來運稱,上半年民間投資的增長速度是33.8%,這個速度大幅高于全國固定資產平均增速,這說明市場自主投資增長速度比較快。
同時,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833億元,同比增長16.8%。僅汽車、房地產等相關類商品在政策主動調控之下回落。“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將提高居民消費的實力。同時社會保障以及消費環境在繼續改善,也會提高消費的傾向。”盛來運表示,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萬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
此外,外貿進出口方面,上半年外貿順差449億元,盡管進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較大,但是在去年高基數的效應下,目前20%左右的速度已不低。“三駕馬車的動力以及成長的空間都還較大的。”盛來運表示。
經濟回落幅度不會太大
對于半年報的數據,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中國經濟依然還有比較強勁的增長,今年維持在9%基本沒有問題。雖然經濟增速開始逐漸回落,同比和環比都在逐漸向下,但這個向下是符合預期的,是調控的目標,因此回落問題不是很大。
“GDP數據符合預期,說明經濟回落的趨勢是明確的,但回落幅度不會太大。”交通銀行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也認為,6月工業數據相當不錯,可見電荒對工業生產的影響有限。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更直言,昨日的數據擊碎了市場上對于國內經濟“硬著陸”的胡思亂想。“GDP增速與我們預測的完全一樣,工業增速大幅強于市場預期,符合我們預期的經濟溫和回調態勢。”
全年物價水平或達5%
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都認為下半年CPI將出現逐步回落,但是全年4%的目標很難實現。
唐建偉表示,6月份CPI同比漲幅基本已達年內高點,預計下半年將逐步回落,因為豬肉等農產品價格漲幅趨緩、經濟增速趨于放緩、國際流動性趨于緊縮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過,下半年物價漲幅要回落到4%以下有一定難度,全年4%的目標很難實現。
曹遠征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沒有出現明顯的放緩,物價上漲同樣沒有出現明顯的放緩信號。他預測全年CPI將保持在5%左右,由于翹尾因素的下降,物價在下半年肯定會有所回落。
國泰君安總經濟師、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微博)明確表示,CPI回落的幅度還是取決于豬價變化。預計7月份CPI還是會在6%以上,直至4季度才會明顯下行。他也預計今年的CPI應該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