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服裝品牌頻繁對時裝周展示將上市成品存疑
當越來越多的媒體把焦點放在各種各樣的服裝博覽會以及時裝周的時候,時裝品牌和買家們卻在幾個月前悄悄地就即將在博覽會或者時裝周展示的產品的商業版本進行了交易。他們對此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季前展示(pre-collection)。
我曾經被邀請在深圳做過一段長時間的深度調查,當時離每年的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開幕的時間還有一段距離,我除了例行公事地采訪了幾家服裝企業關于博覽會的計劃以外,還參加了幾家企業的私人產品訂貨會。他們的訂貨會并不公開,只邀請自己的經銷商代理商到場,也不講究T臺和模特,有的甚至只做產品的靜態陳列。我是唯一到場的媒體代表,因而,被安排坐在第一排,得以超近距離地觀察服裝,當然,買家們比我看得更仔細,因為他們當場就要下單。我知道這幾家企業都要參加即將召開的深圳服交會,那他們為什么又要費心費力地單獨邀請買家提前到深圳訂貨呢?其中的一個企業家給出了答案:“時裝周或者博覽會只是品牌的一個對外形象,是針對潛在買家和媒體的,我們在T臺上展示的產品只是我們要銷售的產品的一部分,其中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品牌形象而做的概念產品,而我們針對自己內部經銷商和代理商的大部分訂單是在季前展示中完成的,只有訂貨會上的服裝才是我們真正市場上要銷售的產品。”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對是否在時裝周上展示自己即將上市的成品提出了疑問。因為,時裝發布結束后不到一個小時,人們在網上就能夠看到你展示服裝的所有圖片了,隨后,在你的訂貨產品還在生產線上的時候,大批仿冒品可能已經提前上市了。針對這種情況,有一些品牌選擇不參加時裝周或者博覽會,而是自己單獨召開時裝秀或者訂貨會對品牌進行宣傳和訂貨,這樣做的成本可大可小。對于小設計師而言,在自己的設計工作室或者一個單獨的酒店房間就可以搞定一場訂貨會,而買家們對于訂貨會的形式顯然不是太在意,因為對于買手來說,實實在在的產品展示是最重要的,他們非常清楚,任何一場揮金如土的發布會,最終品牌商都會把成本融進流通渠道的。當然,強勢品牌們還是不會拒絕博覽會或者時裝周的平臺的,那是最好的現場廣告平臺,媒體們為了搶奪話語權已經嚴陣以待,對于媒體來說,他們顯然對市場上的產品不感興趣,他們需要的是好看的圖片和出位的主題。但是,無論如何,你還是要加進一些重頭商品元素的,因為,說不定哪一個坐在角落里的潛在買家看了你的產品以后會跑來找你,成為你的大客戶。
在巴黎時裝周的媒體座次表上,日報記者由于報道的速度最快、讀者群最大,往往被安排在最好的位置上。而在中國,如果你和一個品牌的關系好,就會被安排在時裝周現場的第一排,而如果你和一個品牌的關系足夠親密,最好去參觀它的訂貨會,因為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時尚背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