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
成為首批“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的東莞,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
記者26日獲悉,當下,在融資方面,東莞分別設立了10億元轉型升級資金和10億元融資專項資金,迄今為止已經累計資助臺資企業2.2億元,并支持了126家臺資企業獲得新增貸款52億元。同時,與中國信托保險公司搭建融資平臺,三年來累計支持臺資企業銷售及各項融資共33億元。
記者從東莞市政府提供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案例中發現,試圖轉型的主要是五金、鞋業、機電、服裝、玩具等中小出口企業。他們存在的問題集中于人員流動大、人均產值低、管理水平低、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
其中,人員流動大成為中小企業反映最棘手的問題。4月17日,溫州2011高技能高層次人才招聘會開進東莞,而據東莞市勞動局統計,東莞目前技工缺口至少20萬。
不僅如此,他們中很多企業不乏資金以及創新和技術研發能力,但苦于對銷售方面的發展戰略無所適從,特別是品牌策劃的專業人才、市場定位、銷售推廣等近乎空白。
“通過外遷解決用工荒、薪資上漲等問題的,主要是一小部分傳統制造業。外遷的成本較高,企業不會輕易做出選擇。” 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秘書長許世憑指出,中小企業的轉型過程中,最關注的是產能增加、成本降低、提高利潤率,并大多著重于內控。
拿推動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來看,據東莞市政府的統計,截至2010年底,東莞共為360多家臺資企業進行了診斷,為近100家臺資企業進行了深入輔導。受診斷輔導的臺資企業平均獲利增加了70%,產量提高了30%,用工減少了10%,直接效益增加了7億多元,內銷新增19億元。
近日,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東莞輔導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做法。楊毅指出,東莞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生產高端環節、高附加值產品的臺資企業在東莞扎根做大的態勢非常明顯,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在東莞設立了地區總部,設立了研發機構;二是東莞近幾年在用工大幅度減少、基本不增加新的土地消耗的情況下,進出口和內銷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