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終勝“反傾銷”
反傾銷稅的取消是個利好消息,但廣大鞋企要以此為戒,規范自身貿易行為
3月18日,商務部及中國皮革協會發布的信息顯示,歐盟委員會已于3月16日發出通報,宣布從2011年3月31日起,正式停止對越南和中國生產的皮鞋征收反傾銷稅。這意味著長達近五年的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于本月底“壽終正寢”。
1995年至2005年間,歐盟曾對中國皮鞋實施長達十年的配額限制。2006年10月7日又對中國皮鞋征收為期兩年的16.5%的高額反傾銷稅。同年10月23日奧康等五家中國鞋企上訴歐盟初級法院。
2008年10月,兩年反傾銷稅到期后,歐盟再次發起期終復審,并于2009年12月22日決定將反傾銷措施再延長15個月。
2010年4月歐盟初級法院駁回五家中國鞋企的訴訟請求。中國政府4月8日上訴WTO,就中國訴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措施案提起設立專家組請求,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專家組審理程序。當年5月,在其他鞋企宣布放棄上訴的情況下,溫州奧康決定繼續上訴至歐盟高院。
在中國政府和奧康等制鞋企業鍥而不舍的抵制下,終于“柳暗花明”。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主任衛亞非稱,按照歐盟相關法律規定,在反傾銷即將到期之際,歐盟鞋業聯合會未提起復審請求,就表明反傾銷到期后自動終止。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奧康鞋業董事長王振滔表示,中國鞋企一定要“自強”,才能立足國際經濟舞臺。
奧康通過多年技術創新和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出口皮鞋平均單價在20美元左右,這是溫州皮鞋出口均價的5倍,事實上不存在傾銷。
王振滔告誡鞋業同行,反傾銷稅取消中國對出口企業是一種“減負”,但不應該盲目樂觀,要著眼于中國鞋業的未來。反傾銷稅的取消利大于弊,廣大鞋企要以此為戒,規范自身貿易行為,提高產品研發和品牌附加值,開辟多元市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著重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和保護。最終在國際市場上靠產品品質取勝,而不是靠低價走量,只有這樣,中國鞋業在國際舞臺上才能占領主動權,贏得話語權。
他提出破解反傾銷的新思路:中國鞋企還要主動走出去,在國外建立研發、采購中心,甚至收購國際品牌等,加強與國際鞋企的合作和交流是真正解決外貿摩擦的路徑。
據了解,為保護一些南歐制鞋企業的利益,歐盟從2006年10月起正式對從中國進口的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稅率最高為16.5%。同年10月23日,奧康等五家中國鞋企上訴歐盟初級法院。2008年10月,就在此項反傾銷措施本應到期時,歐盟委員會決定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案展開期滿復審,以決定是否延長反傾銷措施。復審期間,原反傾銷措施依然適用。2009年12月,歐盟作出復審決定,將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措施再延長15個月,計劃應于本月底到期。
衛亞非表示,雖然反傾銷措施已終止,但中國鞋企一定要認真研究歐盟關于皮鞋出口的法律法規,規范企業自身經營行為,遵守行業規則,為中國鞋企出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加強與歐盟鞋業的合作和溝通,加強雙方的了解,并能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