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麗:青年設計師是中國服裝走向國際的力量
4月13日晚間,馬艷麗高級時裝定制中心藝術總監馬艷麗女士在海南博鰲論壇駐地接受和訊網訪談。馬艷麗以博鰲青年領袖圓桌論壇發言嘉賓身份出席2011博鰲論壇,她對和訊網表示,中國有大批具有天賦的青年設計師,他們實現個人理想的強烈欲望是中國服裝業走向世界的發展力量。
和訊網:怎樣超越別人或者防止被別人超越?
馬艷麗:我覺得品牌、企業如果不能擁有一份屬于自己固定的形象,說的更簡單一點,你沒有完全屬于自己的靈魂,很容易就會被超越。企業,不管任何時候你一定要有企業文化,企業的靈魂。
和訊網:您現在在經營Maryma這個品牌,對于企業來說,您覺得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要素才能夠去超越別人?
馬艷麗:無論是做企業或做管理,細致到具體每一項工作,對我來講首先要把人先做好,這在做企業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MarryMa品牌從一開始就走高端路線,我是一個本土的設計師,是一個中國人,中國又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從我們的角度來講你希望用到、可以用到的設計元素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源源不斷,用之不盡。但現在是國際化時代,我希望作為一個中國設計師,中國的本土品牌,我希望能用一個很現代化的方式或手段很好地把中國元素去運用得很恰當,很好地傳播到國際的舞臺上去,所以,對我來講,企業最重要的是品牌理念,品牌核心。
畢竟我不是學管理出身的,可能很多時候相對比較感性,我覺得我和團隊之間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我的員工從一開始成立Maryma這個品牌到現在,大家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這點我想是和國內很多優秀的企業在管理上有差異的地方。但是對我來講,我以我的一種方式和員工來相處,我以我的方式來使自己的品牌讓我的客戶、消費者喜歡。這么多年,應該說這個品牌整個形象和定位磨合的還是非常得好。所以今天才能有幸受博鰲組委會的要求,為青年領袖圓桌論壇的貴賓們定做他們出席這個論壇的衣服。
和訊網:對,來之前,青年領袖圓桌論壇的嘉賓服裝聽說是您親力親為設計的。Maryma走的是高端國際路線,大家也在談“走出去”,您覺得中國服裝業“走出去”會面臨怎樣的挑戰?或者服裝業本身擁有什么樣的優勢?
馬艷麗:中國服裝業有時候很讓人欣慰,因為大家對設計的理解比過去更寬容一些,眼界比以前更開闊一些,這樣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讓年輕的,或者剛剛從學校出來的年輕設計師有發揮的平臺和機會。現在很多設計比賽當中真的有很多很有天賦的年輕設計師,每次從我的角度,不管從旁觀者還是評委的角度,都會覺得這是中國服裝產業發展下去的一種力量。現在的年輕人很敢想,毫無顧及,想到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設計有時候就需要這種沖動,很強烈的欲望,對理想,對美,對服裝設計的一種追求和欲望。
和訊網:無邊界的想象。
馬艷麗:是的,這種欲望有時候讓他不考慮那么多理性的東西。其實設計本身往往不需要你有那么多的設計,理性情況之下產生的作品一定會受到很多限制。
你剛剛講的中國服裝在目前國際市場當中的處境。弊端來講,我做了那么多年零售業務,零售是服務于大眾的,現在從高端開始,為客戶做高級定制,我接觸到的人基本都是不同行業的精英,非常優秀的人士,那么你服務的性質和所要做的工作會更多一些,對產品的要求也會更多一些,因為每個人只做一件。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比較辛苦,你認為好的東西可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和周期,客戶才能接受或理解,這是在推廣高級定制和穿衣藝術的時候會碰到的問題。
有些人個子比較矮,她會習慣穿很多大圖案、花紋的、艷麗的衣服,可能不會想到橫條紋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因為橫條紋只會把你拉寬不會把你拉長,只有豎條文會使身高拉長。因此,很多人會說我已經習慣了,我就喜歡穿大圖案的,喜歡V字領或圓領的,但他往往忽略掉人本身最基本的體形特征,包括她的職業、形象、膚色等很多細節。
有時候你真的需要一個很好的耐心,包括能夠非常理性地分析,把“為什么我要這么給你做設計”,“我希望能改變你對服裝習慣的一個看法和觀點”告訴客戶。其實他也需要有一定的道理說服,我現在做很多的工作是在引導客戶,怎么樣讓你變得更漂亮。
和訊網:我聽您講的困境好像不是一種困境。您比較貼心的是,讓您的對象不只是給她一件衣服,我給你做好你穿上而已,讓她從各方面理解和接受,而且為了她的形象好的向往,比較貼心。您剛才講到優勢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補充一些,因為我之前聽到是一種人才儲備的感覺,你看到很多比賽中的年輕人有著很無邊際的想象,非理性的認識使他們帶來很的創意和作品,包括Maryma品牌里融入中國元素的東西,包括這次給博鰲嘉賓定制衣服?
馬艷麗:中國元素目前在全球都是非常受關注的元素,前幾年國外很多一線大牌在用青花瓷和中國的山水畫和毛筆字,這樣的元素被西方一些走在時尚前沿的品牌已經用過了。在中國來說,五千年的歷史能用的東西非常非常得多,設計和品牌來說是中國的一個優勢。當然,目前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快,中國也越來越強大,整個全球,不管歐洲還是美國國家對中國的市場都是非常看好的,包括一些品牌他們也更希望能多一些用到中國元素,所以在這次博鰲論壇當中,希望能用非常現代的方式添加一些中國的元素,使它有一個很好的融合,因為這是非常國際化的論壇,青年人某些時候應該有一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