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 提高行業整體服裝品質——邵力世(廣東省縫制設備商會秘書長)
隨著服裝產業的轉移和升級,還是能看到我們廣東縫制設備行業的一些變化的。最近我也到廣州、中山、東莞等地走訪過,前幾年縫機經銷商遍地開花的現象見不到了,如中山過去縫紉機銷售密集區現在差不多商戶已經減少了近50%,其他地區差不多也有20%的減少。經過近兩年國際大環境和國內產業環境的變化,現在廣東的縫機銷售領域的狀況基本是兩極分化,一部分缺乏競爭優勢的企業難以為繼,而另一些資質比較優秀的企業則抓住機遇正在不斷壯大。
服裝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對我們廣東縫制設備行業確實是起到了一些影響。在幾年前就有一些縫機經銷商在廣西布局,或是在湖北設銷售點,還有一些采取的是與當地經銷商合作的形式,如參股。但現在來看,這樣的經銷商還是占少數。廣東縫制設備行業有一點很特殊,就是本地縫紉機生產企業不是很多,但經銷商的網絡規模卻十分成熟,經銷商受地域影響就會大一些。所以,現在大部分企業還主要是想立足本土,順應服裝產業升級的趨勢,將自身的服務質量提高,對整個行業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如一些企業不但沒有擴張,反而在縮減經銷網點,這本身就是一個精煉和整合的過程。我能做的我做,我做不好的讓別人去做,做到經銷商之間的一個細化分工,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我之前去四川、重慶等到地,也發現其實當地很多以前規模不大的經銷商這兩年發展很快。我也相信,隨著產業轉移的進一步加速和深入,在未來這些承接產業轉移區域的經銷規模和質量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但這也需要一段時間,不是一兩年可以實現的,至少應該需要3-5年吧。
上一篇: 服裝產業轉移帶動上游 縫機銷售面臨變局
下一篇: 布局“十二五” 縫企紛紛完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