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 加快調整產品結構 重點突破 實現品牌強國目標——杰克公司總裁阮積祥在行業“..
行業“十二五”規劃草案已經出爐,協會在向我們企業廣泛征集意見,結合杰克自身發展特點和未來發展方向,我著重講以下四點內容,希望以下四點能夠拋磚引玉,讓我們共同探討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大計。
1、加快結構調整 深化自主創新
現狀:
(1)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2)“招工難”、“用工荒”等問題凸顯。(3)“低成本用工”時代成為歷史。(4)創新未擺脫隨仿制模式。(5)金融危機期間行業人才流失。
建議措施:
(1)協會加大投入力度培育一批科技人才隊伍,構建好行業科技創新的基礎平臺。(2)集行業之力,加快行業企業間研發資源的共享和研發平臺的共用。(3)協會要有進一步的政策支持行業企業的研發和創新,從技術引導、資金支持、政策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實。(4)作為縫制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的過程中,要充分研究服裝企業的實際需求,掌握服裝生產工藝的難點工序、瓶頸工藝,才能開發更加適合服裝企業需求的產品。
2 加強品牌建設,打造受尊重的國際品牌
現狀:
(1)品牌建設初見成效。(2)與國際品牌存在差距。(3)行業亟待打造受尊重的國際品牌。
建議措施:
(1)在品牌多元化和競爭復雜化的市場環境下,要打造企業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還是要從質量標準,技術創新上著手,進一步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行業的經營秩序,強化自主創新和質量提升,在行業中形成趕超世界一流的良性競爭氛圍。(2)協會要抓好名牌的重點培育,與服裝協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舉辦多層次的上下游行業互動活動,大力宣傳中國民族品牌,增加之間的質量與品牌互信,助推行業縫機龍頭品牌走入中國一流服裝企業。(3)通過協會加大評選、評價等必要的激勵性手段,提升企業質量標準、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的趕超意識。(4)中國縫制行業作為中國的一個整體形象,如何加強在國際上銷售提升中國縫制產品的品牌形象,中縫協會有必要為行業的出口質量和出口價格制定一個標準。
3 推動零部件制造業產業升級
現狀:
(1)后金融危機的零部件企業狀況。2009年9月份開始,縫制設備市場有所轉暖,之后的三四個月不斷趨旺。進入2010年,蕭條多時的縫制設備市場迎來了大爆發。這波火爆行情來勢兇猛,出人意料,很多企業因準備不足,措手不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產能不足,零配件質量參差不齊,直接導致了整機市場的供不應求。這一現象再一次證明,當今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整體產業鏈之間的競爭。在整機廠都在探尋轉型升級之路時,零部件制造企業也要積極探索自身的轉型升級。(2)零部件企業整體小而散,管理手段,技術質量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目前行業的零部件企業是在行業的第十和十一五期間,隨著行業快速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基本上是一種相對粗放的擴張,行業整體小而散。而且管理、技術和質量上的層次差距比較大,其中很大一部份企業停留在家屬式管理狀態。如果和汽車等行業的管理水平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目前如導入精益生產、信息化管理、6西格瑪等現代管理手段的企業非常小,致使質量也難以穩定,成本很難控制,制約行業的整體發展。
建議措施:
(1)作為零部件制造企業,在加強自身管理的同時,應主動尋求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促進生產工藝改進,提高產品質量。(2)零部件制造企業可嘗試多配套經營,比如汽車零配件的生產,利用汽車零配件先進的QS的質量管理來促進縫制機械零部件質量的提升。(3)通過各零部件企業之間的研發合作、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通過協會的技術引導和支持,加強重點、難點零部件的研發。(4)作為整機廠,我們要與他們形成良性的互動,實現產業鏈上的共贏。杰克是業內較早認識到這一點的企業之一,最早對供應商進行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等培訓,組織召開供應商年會,并與優秀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年初很多供應商都遭遇了“用工荒”難題,杰克在順利完成招工計劃后,將繼續前來應聘人員介紹給供應商,幫助他們切實解決“招工難”問題,保障生產計劃的順利完成。(5)協會在推動零部件制造業的產業升級時,為零部件制造企業提供政策支持。
4 國際化道路在探索中前行
現狀:在我國縫制設備產業基本完成初步積累的眼下,對企業國際化的“訴求”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走國際化道路、參與國際競爭、打造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將成為我國縫制設備產業由大向強發展的重要支撐。
建議措施:
(1)轉變思維方式。國際化并不是說超越國界就是國際化,其實在我國縫制設備行業內,本土企業也面臨國際化的競爭,因此,國際化思維中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淡化邊界概念,將國內與國外市場看成一個整體。(2)做好本土化再走國際化。中國縫制設備企業要走國際化,建立本土優勢是基本前提,這是由于我國縫制設備市場特殊條件決定的,沒有優勢,國內的縫企是無法參與到國外競爭。因此,中國縫制設備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首先要把本土化做好。(3)加快國際化人才的培養。(4)作為協會應進一步實施國際技術合作、國際并購、國外辦廠、國外援助等有力政策措施,推動龍頭企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打造國際化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5)中縫協還要加強各國協會之間的友好交流,比如中日、中歐、海峽二岸之間縫制行業和企業的走訪、交流等。
“十二五”期間,紡織服裝行業將迎來全面的復蘇和產業調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世界紡織服裝產業的產業轉移和調整的步伐已明顯提速,特別是在我國《紡織行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指引和幫助下,國內服裝行業產業轉移、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也已大大加快,這些長期、持續釋放的縫制加工設備需求將給縫制機械的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十二五”時期,盡管宏觀經濟發展形勢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還是將擁有較好的發展趨勢和環境。
最后,建議行業“十二五”規劃以趕超日、德企業為目標,充分利用行業的一切優勢資源,在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產品、重點技術上進行重點規劃,重點傾斜,重點突破,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全面提升行業集中度和國際競爭力,實現品牌強國的偉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