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行業企業 共繪“十二五”藍圖——興大豪鄭建軍董事長在行業“十二五”科學規劃發展..
20多年來,我國刺繡機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2000年后,伴隨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刺繡機產業快速增長。初期是以不剪線經濟機型為主,品種單一,制造相對粗糙,繡品質量不高,產品以內銷為主,雖然迅速滿足了當時市場發展的需求,也誕生了一批刺繡機生產企業并錘煉了許多產業急需的各類人才,但隨著刺繡機行業的深入發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同質化的低價競爭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十一五”期間,刺繡機企業正視這些問題和困難,應對挑戰。在各企業的共同努力與行業協會的指導和推動下,通過創新和苦練內功,開啟了提升產業水平、實現刺繡機產品由量變到質變的艱苦歷程。產業升級成為了刺繡機行業“十一五”期間各個企業的關注點和落腳點,刺繡機向組合化、多樣化、大型化及高效、節能方向發展成為了現實。
以提高繡品質量、改進刺繡效能為目標的創新和競爭促使刺繡機生產企業著力于零件加工精度、產品使用壽命、裝配誤差控制、機器振動與噪聲的解決、可靠運轉的穩定性、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攻關并取得成效,刺繡機行業技術進步明顯。
產業的技術進步促使我國刺繡機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產銷量大幅度增加,行業國際地位日益增強,刺繡機產量由“十五”期間的18萬臺發展到 “十一五”35萬臺,產品出口幾十個國家,占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世界電腦刺繡機生產制造大國。
為了配合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大豪公司在“十一五”期間,充分利用自身近二十年在刺繡機行業的經驗和較完備的產品研發體系,重點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緊盯世界先進水平,與行業產品升級的節奏同步,為整機企業創新產品的推出,配套優質高效的電控。
二、直面刺繡機行業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腳踏實地開展基礎研究、研發體系和創新能力的建設。
三、加強品牌建設,穩步提高產品品質,完善服務網絡。
面對“十一五”取得的成績,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大豪公司的發展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
一、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研究還不夠深入,產品可靠性、整體性能、繡品質量等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差距。
二、研發平臺建設滯后于產品技術進步和更新換代的需要,研發效率與及時性還不能滿足客戶的期望。
三、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諳熟縫制設備、行業經驗豐富的高端機電一體化人才還比較缺乏。
這些問題將制約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建設縫制設備制造業強國是“十二五”我國縫制設備行業的重大戰略任務。大豪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行業振興規劃,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努力趕超國際頂尖技術,堅持走自主創新,追求品質道路,加強與整機制造廠家的合作,并積極開拓新的市場。為此我們擬訂了大豪公司“十二五”發展構想,在這里和大家交流:
科技發展戰略
“十二五”期間,大豪公司將繼續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整機客戶一起攻關,在機電一體化電控領域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力爭全面提升刺繡機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1、成立專門的基礎技術研究機構,不光著眼于電控相關技術的開發,更側重于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力爭在針對機、電、線、縫料相互作用與影響的基礎理論方面取得突破。重點解決縫制領域產品面臨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從實現最佳縫制產品的效果、效能、效率角度出發,探求應用最新電子科學技術和控制理論,尋求縫制設備品質提升的解決方案。
2、完成面向縫制機械的多軸聯動控制技術與嵌入式通用控制平臺的搭建,推進可重構技術在產品開發中的全面應用,使電腦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堅實的技術保障。出色完成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承擔的任務。
3、解決好創新團隊、人才梯隊建設和高效研發創新機制建設,為擁有持久活力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在“十二五”期間,大豪公司將引進和培養20-30名科技創新帶頭人,建立以首席工程師為骨干、層次清晰的科技人才梯隊,通過制定明確的人才使用機制,培養積累出一支以優秀科技人才為主體、專業配置合理,具備縫制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高科技創新研發團隊。
產品的創新效率、科技人員聰明才智的發揮有賴于一個高效運作的研發組織和適于創新的科研環境,為此大豪公司準備在“十二五”期間,在現有研發組織有效運作的基礎上,以高效和創新為目標,總結以往經驗,整合專業資源,理順研發組織,提升研發質量,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高效運作的創新組織機制。
4、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產業研發基地。大豪公司每年投入4000萬以上的資金用于研發,逐步建立起適合縫制設備產品研發需要的行業技術工程中心,爭取在“十二五”期間成為國家級技術中心。
5、發揮自身在驅動器設計和運動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積極推進高效節能縫制設備控制系統產品的開發,推進綠色制造和高耗能產品的升級換代。
新產品推進戰略
“十二五”期間,大豪公司將和整機企業密切配合,同心協力,合作共贏,共同推出新一代產品,加速行業的技術進步,努力向縫制設備強國邁進,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新產品實現能力的提升將使大豪公司能夠穩定的開拓新產品領域。
品質提升戰略
如何使國產產品超過進口產品?這是我國縫制行業由大國走向強國所必須面對的問題。除性能、功能指標外,我們的產品在外觀、穩定性、一致性、可靠性等指標上都有差距,為此,大豪公司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從本企業做起實施品質和質量為核心的品牌戰略,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使縫制設備電控系統品質的各項指標全面接近和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合作發展戰略
大豪的發展離不開行業的進步和與制造企業的支持,“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一如既往和行業企業密切合作,真誠服務,共同提高,互利共贏,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做貢獻。
未來五年戰略機遇與矛盾凸顯并存,是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縫制機械發展已有150年的歷史,國際產業的轉移給中國縫制設備制造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中國已經成為縫制機械生產“大國”,并且正在向“強國”邁進。在協會的指導和協調下,通過“十二五”行業科學規劃的逐步實現,我們堅信縫制機械的未來屬于中國!大豪公司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的實現能力,不斷完善電腦刺繡、特種縫紉及針織橫機三大產品系列,與行業內的兄弟企業攜手共繪“十二五”發展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