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多針機斷針斷線的問題
對于多針機的斷針或者斷線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是每根針的間隙問題要處理好。由于多針縫紉機的針數較多,所以在調試中應認真仔細地調節每一根針的間隙。
首先,我們應選擇機針,如風琴機針等。機針全部安裝好后,我們應該檢查所有機針進入針板孔后是否處在針板孔的中心,然后檢查機針是否處在壓腳孔的中心。當機針向下降到下死點時,彎針退到zui后,彎針尖與機針的中心相距3毫米。此時機針開始上升,彎針尖到達機針中心時,應在機針孔上方2毫米處,而彎針尖與機針的側向間隙為0,護針與機針的間隙為0.5毫米。
其次,我們可以檢查彎針撥線指運動到與機針平齊時,頭部與機針相距是否為0.5毫米。我們可以前后調節撥線指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應保證撥線指的平面正向上,底部與彎針頭部相距0.5毫米。此位置非常重要,我們應認真仔細地調節*根撥線指與機針及彎針,縫制過程中如出現連續跳針大多與此位置有關。
然后,彎針線打線出現量一般調節至6毫米~7毫米之間,在不影響線跡的情況下,彎針盡量放松些,調試完畢,應正確穿線。在壓腳下壓一塊布,我們要仔細檢查線環形成的情況:如果機針線環形成較小,則挑線桿在下死點位置時,上過線鉤應與挑線桿過線孔齊平,線要掛在過線鉤上;如果線環較大,則不要掛在線鉤上。
zui后,我們必須仔細檢查撥線指是否能正確地分開彎針線,檢查完畢即可開機試驗。
首先,我們應選擇機針,如風琴機針等。機針全部安裝好后,我們應該檢查所有機針進入針板孔后是否處在針板孔的中心,然后檢查機針是否處在壓腳孔的中心。當機針向下降到下死點時,彎針退到zui后,彎針尖與機針的中心相距3毫米。此時機針開始上升,彎針尖到達機針中心時,應在機針孔上方2毫米處,而彎針尖與機針的側向間隙為0,護針與機針的間隙為0.5毫米。
其次,我們可以檢查彎針撥線指運動到與機針平齊時,頭部與機針相距是否為0.5毫米。我們可以前后調節撥線指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應保證撥線指的平面正向上,底部與彎針頭部相距0.5毫米。此位置非常重要,我們應認真仔細地調節*根撥線指與機針及彎針,縫制過程中如出現連續跳針大多與此位置有關。
然后,彎針線打線出現量一般調節至6毫米~7毫米之間,在不影響線跡的情況下,彎針盡量放松些,調試完畢,應正確穿線。在壓腳下壓一塊布,我們要仔細檢查線環形成的情況:如果機針線環形成較小,則挑線桿在下死點位置時,上過線鉤應與挑線桿過線孔齊平,線要掛在過線鉤上;如果線環較大,則不要掛在線鉤上。
zui后,我們必須仔細檢查撥線指是否能正確地分開彎針線,檢查完畢即可開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