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天慧:拼命縫機人
徐州,江蘇人稱蘇北,一個曾經被貼上“窮鄉僻壤”標簽的地方。然而,縫制機械行業卻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開拓出了耀眼的瑰寶。徐州的縫制設備市場有著不同于江蘇其它地區的特點,這里的服裝企業來自五湖四海,特色各異,這就對徐州地區的縫制機械行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立足徐州市場的經銷企業沒有三頭六臂,卻也得身懷絕技,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徐州縫機人不是武林盟主,卻稱得上絕世高手。
“剛在一臺電腦的右下角看見一個便利貼,上面寫著‘邵總,12點接客人’。”
“在你們還沒來的時候,邵總一直囑咐我提醒他12點接人,說是重要的客人,不能怠慢了。無論多忙,我們邵總都是親自去車站接每一位來訪的客人。”
“我們在和邵總聊天時,邵總的電話一直都沒怎么停過,天慧在疫情期間還這么忙嗎?”
“是啊,我們從春節過后到現在一直在忙。邵總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真的很拼。邵總每天都堅持晨跑,已經堅持了幾年了。”
“面對疫情的沖擊,你們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呢?”
“邵總這么成功的人還在拼命努力,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以上對話是小編在拜訪徐州天慧自動化縫紉設備運營中心(以下簡稱 :天慧)時,與天慧員工的閑談。這段閑談讓小編想起了一段話:“只要一直認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經嘲笑過你的認真、你的無趣,終有一天,他們會為你的認真而拍手稱贊。”對于天慧這個縫制設備經銷公司,小編想說,這是一個拼命的公司、拼命的團隊、拼命的縫機人。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謂成功不過是拼命奔跑。
2007年,天慧在江蘇徐州的一個小縣城成立。遠離江蘇大城市繁華的天慧,在80后董事長邵艷陽的帶領下悄悄拔尖,業務逐漸從普通的縫紉機零配件及輔料耗材,到整機、流水線,從常規的平縫機、電腦平縫機,到現代化的自動縫制單元等,發展到今天已有400㎡以上的縫紉機品牌展示廳及辦公區域和2000㎡的倉庫。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天慧是一家經銷縫制設備的公司,如果沒有代理品牌的支持,那么在成功的道路上面臨的將是寸步難行。
邵艷陽對本刊記者說道 :“最感謝的還是美機,是美機選擇了新手天慧,在美機的幫助和支持下,才有了騰飛的天慧,天慧的影響力與美機品牌的影響力是相互的。美機每年都會帶著我們學習,進一步加強專業知識,這是我們天慧走得越來越遠的重要推動力。天慧選擇代理美機,主要是美機的市場定位更符合徐州的實際情況,更加親民化,這也是天慧選擇品牌的標準之一。2008年,天慧與美機開始合作,直到現在合作得愈發愉快、 默契。雖然與美機的合作是偶然的機會,但隨著實踐的檢驗,我們發現美機確確實實是值得追隨的品牌。”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徐州市場逐漸拓寬,客戶類型逐漸多樣,天慧除了代理美機品牌,還經營富山、重機、兄弟、舒普、大洋、凱斯曼、飛馬、大和、銀箭、星銳、青本、佳田、KM等國內外多個知名品牌縫制設備及零配件。另外,天慧還投入了一批全自動鎖、釘、套設備以及全自動滾條切割機和全自動激光刻模板機,天慧得到了很多客戶的支持和青睞。
邵艷陽回憶起天慧走過的那些年,他說 :“天慧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創立的,在剛開始艱難的時候沒有倒下,反而是那些困難讓天慧成長起來, 變得更有生長力,天慧也越來越堅強。因此,今年疫情爆發后,天慧很快就做出反應和調整,利用自身代理的品牌設備,迅速投入到生產防護服的服裝廠建設中來。傳統行業的成功沒有什么捷徑可走, 只有用心和拼命堅持。”
采訪當天下午,小編來到了天慧服裝廠, 大廠房里天慧代理的縫制設備正在縫制隔離衣。邵艷陽說 :“我們用的是自己代理的設備,防護服工藝較為復雜,日產量在2萬件左右,隔離衣的日產量在15萬件左右。根據生產隔離衣的不同工序,我們選擇不同的縫制設備,我們自己代理的品牌自己使用更放心。比如,我們使用的美機疫情期間開發的壓膠機,性能穩定,故障率低,用起來安心,這就是天慧與美機之間的信任感。雖然這個服裝廠是因疫情而起,但我們天慧打算將其長期經營下去。”
天慧作為一家小縣城的縫制設備經銷公司,做到了在整個徐州地區同行的榜首,究竟競爭優勢在哪里?邵艷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說 :“剛開始時,我們也向其他同行學習,用技術、服務等去打開市場。但是后來我們覺得技術、服務只能幫助天慧和客戶建立聯系,卻不能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技術、服務等是經銷公司在最初階段的重點, 隨著發展階段的不同,技術、服務等已經變成了經銷公司的標配,是不需要強調的,算不上自己的獨特之處。
總的來說,天慧的競爭優勢就是用心做好每一項份內事。” 隨著縫制設備市場的下沉,很多企業已經不再追求做大做強,而是變成了做細做精。天慧公司也是如此,它實行倉儲式銷售、超市化經營、現代化管理,贏得了很多客戶的信賴,客戶群體已占到徐州及周邊地區的 70%以上。
同時,天慧以科技創新為主導,重拳出擊狠抓管理,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規范化、標準化各項銷售制度,提高公司運營效率,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邵艷陽對小編說道 :“徐州地區的服裝廠 有著自身的獨特性,與其它地區不同。徐州地區的紡織服裝業發展起步晚,基本上都是外遷而來的企業,這些企業帶著原發地的品牌和文化特色,這也就意味著徐州縫制設備市場沒有統一的性質,而是各具特色。
因此,這就對設備經銷公司有了更高的要求,經銷公司必須要全面了解各種類型的機器設備,更要具有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才能與市場契合。如果有一個環節做不好,客戶就可能會丟失。就像大醫院里的醫生和鄉鎮醫生的不同,大醫院要的是專才,而鄉鎮醫生要的是全才。” 徐州市場對天慧的高要求不僅讓天慧變得更加強大,也讓它的團隊變得更加團結。
天慧的團隊不同于其他企業,這是一支年輕化的80、90后團隊,平均年齡在33歲左右,是一支拼命的團隊,更是一 支有笑有愛的團隊。邵艷陽喜歡走到哪里就把團隊帶到哪里,帶著團隊一起成長。第一次見到天慧團隊時,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員工的快樂,看不到邵艷陽的領導架子,看到這支縫機團隊,我想這就是行業希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