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常縫:利用地域優勢,度過低谷期
常州:另辟蹊徑 共克時艱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常州常縫 ,了解常縫如何利用地域優勢,化險為夷。
1 轉產防疫設備
小編走進常州市工業縫紉機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常縫)廠區的時候,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正從車間把一臺臺嶄新的設備運到裝 車的地點,工人操作叉車正在往大卡車上裝貨。
發現勢頭不對,陸少金和常縫的高層趕緊尋求出路,最后決定 轉產超聲波點焊機。為什么轉產做超聲波點焊機, 因為超聲波設備的產業鏈在常州,陸少金打個比方說,如果說不出下陳可以裝配出一臺縫紉機,那么不出常州也可以生產出一臺超聲波設備,這就是產業鏈所在地的優勢。
于是常縫的研發團隊在超聲波點焊機樣機買來一個星期后就攻克技術難關,4月7日開始投產, 點焊機可用于平面口罩和N95口罩的耳帶焊接。
隨著疫情的蔓延,常縫又開始做超聲波點帶機,因為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為具有特定液體阻隔功能、 特定強度、過濾效率阻燃性能、抗靜電和靜電衰減 功能的適宜材料制成,由連帽上衣、褲子組成,袖口、腳踝口為彈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采用拉繩收口,在超聲波花邊機粘合后,拉繩部分需要用超聲波點帶機粘合。
在疫情期間,醫生的工作環境是十分惡劣的,為了更好地保護醫生,防護服的檢測標準是嚴格的,醫用防護服至少要經過14項檢測標準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超聲波點焊機、超聲波點帶機目前還是很暢銷,隨著國外疫情的加劇,外貿防疫物資生產設備的訂單開始增加,比如越南、孟加拉市場。
陸少金告訴小編,做超聲波設備有三個特點:
第一是客戶不欠款,都是現款結算;
第二是設備都是加急的,客戶要得很急;
第三都是簽訂違約金的合同,時間必須保證,不然要賠償違約金。
目前常縫縫紉機銷售比重只相當于往年的60%,公司目前70%的人在做縫紉機,30%的人在做防疫設備,但是這30%的人做的防疫設備訂單需求量很大。
說到縫紉機市場行情,疫情讓今年的行情直接降到低谷,服裝市場情況糟糕,疫情開始 時國內服裝工廠封廠,國外疫情爆發,國外服裝工廠也封廠,直到現在還沒有全部復工復產。
國內的服裝工廠一開始是接不到訂單,后來根據疫情發展情況開始轉產做口罩,但也有很多服裝企業由 于進入口罩市場晚了,目前情況是雪上加霜。
2 走差異化道路——特種機
早在上世紀70 年代,常縫開始生產縫紉機的零配件,在業內頗有知名度。1998年陸少金的父親創辦了常縫,2003年開始生產縫紉機,多年為縫紉機供應零件的經驗讓常縫在轉型時確立了特種機的方向,細分領域競爭小,走差異化道路,今天常縫的發展壯大證明當時的定位是很有遠見的。
創業之初,常縫用781鎖眼機打開市場。2003年陸少金辭去原本舒適安逸的常州武進糧食局的工作,進入公司從基層學起,到2010年陸少金才接手管理公司,中間的7年一直在基層打磨的陸少金已經熟練了解了企業各個環節的運作,車床、機床等技術全部掌握。
常縫自己做零件,機殼加工、零件加 工、噴漆、組裝,全部都自己做,設備的質量其實 是靠零件的精準度來體現的,常縫每年在設備上投入的資金達兩三百萬元。這樣使常縫縫紉機質量得到質的提升。
2011年縫紉機市場行情升溫,陸少金形容那 一年市場火爆的程度:“印度客戶直接跑到我們的車間里等設備,零件全部裝好,不需要調試,直接帶回印度服裝工廠調試。”也是在這個期間,陸少金抓住機遇,擴建廠房,提高了三倍的產能。
常縫主要生產鎖眼縫紉機、套結縫紉機、釘扣機、電子花樣縫紉機四大系列,這幾年電子花樣機需求量有所增長,除了制鞋,電子花樣機還可以繡商標,在箱包上也有廣泛的應用。相對于平縫機, 電子花樣機能夠在工藝上做得更好更快。
陸少金預估今后將會有10%的平縫機被電子花樣機取代, 花樣機市場空間很大,常縫以后的方向也會以電子花樣機為主。
3 培訓員工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管理方面,常縫每年都會給員工做培訓,把員工送去臺灣健峰企管集團培訓,從流水線的線長,到車間副主任、車間主任、技術員、科長,培訓費用由公司承擔,常縫給員工成長空間,為員工提供晉升途徑。
常縫的本地員工占90%,基本是老員工,人員流失少,究其原因,陸少金解釋,
一是因為常縫的整個勞動強度在常州武進區是比較輕的,常縫周邊都是做柴油機的,與武進當地的柴油機相比,縫紉機算是中高端的產品;
二是常縫的工資待遇比較規范,平時加班也不多;
三是在政策方面常縫全部按國家規定來繳納社保、醫保,還有商業保險等。
除此之外,常縫還給員工很多福利,夏季有高溫補貼,節日也會有獎金。談及服裝企業對于縫制設備的需求,陸少金認 為未來肯定需要越來越自動化的設備,目前的問題是許多指標都是很多年前定下來的,現在特種機已經能夠做到標準的上限了,需要新的突破,但是這個突破口目前還沒發現。常縫每年會有固定資金投入研發,每年基本會推出兩款新品。特種機的更新速度比不上“平包繃”的更新速度,研發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持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