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警報尚未解除,中美關系頻頻“亮紅燈”!訂單取消陰影下的外貿企業:我們正在失去美國市場,太難了!
- 今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出口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各地經濟陸續恢復,外貿終于有了回暖的跡象。但在疫情的警報還未解除、外貿回暖的同時,中美關系的警報聲卻越來越頻繁的響起,這才稍有起色的外貿企業,又面臨嚴重的障礙。
美國宣布新制裁,又涉及中國
當地時間3日,美國宣布對11家外國公司以及3名個人實施制裁,指控他們違反美國對伊制裁,幫助伊朗出口石油、石油產品及石化產品,其中涉及6家中國公司(5家為香港注冊公司,1家為內地公司)以及2名中國個人。
根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聲明,美財政部已將來自伊朗、阿聯酋以及中國的6家公司列入被制裁實體名單,理由是這些公司為伊朗的石油化工產品提供運輸與銷售渠道,并為之前已被制裁的眾祥石化有限公司(Triliance Petrochemical Co. Ltd,總部位于香港)提供支持。
同一天,美國國務院也對參與伊朗石油與石化行業相關交易的5家來自伊朗、阿聯酋以及中國的公司及3名個人實施制裁。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被制裁實體及個人信息,名單中包括5家在中國香港注冊公司,1家總部位于上海的公司以及2名中國個人。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此舉將凍結被列入制裁黑名單的實體與個人的所有美國資產,同時禁止美國人與他們做生意。
以與伊朗存在關聯為由,美國此前曾多次對中國公司下黑手。今年5月,美國宣布對一家位于中國上海的物流公司實施制裁,據稱這家公司與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伊朗馬漢航空有合作。
對紡織品的打壓早已開始,我們正在失去美國市場
近日中美關系急速惡化,雖然近年來的中美貿易戰因為疫情而有所放緩,而事實上,美今年以來對中國紡織品的打壓早已經開始了。
據統計2020年1-6月,美國共進口紡織品服裝386.16億美元,同比減少27.82%。其中從中國共進口96.03億美元,同比減少43.17%,從越南進口60.54億美元,同比減少11.13%,從印度進口30.72億美元,同比減少27.21%。在全球貿易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相比于越南和印度中國出口美國的紡織服裝減少幅度明顯高出一大截。同時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依舊不容樂觀,紡織人需要加以警惕!
1、“Made in China”存退貨風險
日前,航貿朋友圈都收到如下通知:
按照美國海關邊境要求,即日起通過所有渠道發往美國的貨物,外箱以及產品上都需貼上“Made in China”標簽,否則當地不允許進口!
2、禁用新疆棉
近日,美國政府要求美國人士和非美國人士在2020年9月30日前逐步了結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接或間接擁有50%或以上權益的實體之間的交易;不能在9月30日之前了結相關交易的,則需要向美國財政部尋求指導。為減少麻煩,規避風險,目前部分美國客戶明確提出訂單禁用新疆棉。
新疆是我國主要的產棉地區,2019年新疆棉花產量高達500.2萬噸,占我國棉花整體產量的85%。可以說中國的大部分棉紡產品,背后都是新疆棉花的身影。
棉花作為最基本、最普通的紡織天然纖維,在紡織品生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預見,美國方面禁用新疆棉后,紡織外貿企業必然會承受更加巨大的壓力。
爭端愈演愈烈,外貿紡織人:警惕美國再發難
現階段的中美關系撲朔迷離,難以預測,給中國紡織品出口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起碼在現階段,中國的紡織品還是無可替代的。
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公告,稱對口罩在內的部分商品,關稅豁免期會延長4個月,直到2020年底。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因為美國疫情愈演愈烈,口罩這樣的產品屬于賣方市場,因此就不會用關稅來限制進口。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中國“世界工廠”的屬性,而正在追趕的東南亞紡織行業產業鏈、技術等方面短時間難以追趕中國,但是短期內中國的領先地位并不會動搖,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數據,2020年前7個月越南紡織服裝及皮革鞋類原輔料進口總額120.2億美元,自中國進口額占49%。中國是越南紡織服裝和皮革鞋類行業原輔料最大進口市場,雖然同比下降12%,但仍占該類產品進口總額的49%,約達58.8億美元。但同時紡織服裝及皮革鞋類原輔料進口同比下降了16%,是降幅最大的進口產品。所以短期越南還是要依賴中國的紡織產業鏈,但越南人顯然已經看出了問題的所在。
由于疫情的發酵以及大選的臨近,近期的外貿尤其是美國市場“幺蛾子”不斷,特朗普為了甩掉抗疫不力的“鍋”拼命地打所謂的“中國牌”。但隨著外貿市場逐步回暖,該做的生意還是得做,紡織人只能在做生意的過程中盡可能地考慮到各種風險,并謹慎地規避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