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圣:方案“亮劍”,技術“沖鋒”
- 作為江蘇省會的南京,不僅有著悠久渾厚的歷史,更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
在南京,縫制機械行業已經不同以往,沒有了得天獨厚的紅利優勢,縫制設備市場也不再是競爭的主戰場。
不是主戰場,但仍然是戰場,多數老牌縫企并沒有在歲月的沖刷下沉淪,而是逆風翻盤、華麗轉身,成為了縫制設備經銷界的時尚弄潮兒。
小編這次去南京走訪了許多企業,接下來幾天為大家介紹裁圣、華臺、蘇誠等幾家公司的情況。
裁 圣
“面對強悍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是面對外敵時,中華兒女展現出的民族精神。
如今戰爭的硝煙已經遠去,但縫制機械行業的“硝煙”卻從未消失。
01
老牌縫企的輝煌
作為一家歷經滄桑變幻的老牌企業,南京裁圣縫紉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裁圣)從過去的南京市服裝設計研究所縫紉設備技術經營部改制發展成如今的縫制設備經銷公司。
那么,改制后的裁圣在歲月的蹉跎下,又有著怎樣的亮劍風云史呢?如果想深入了解裁圣,就不得不從它的董事長楊明才說起。
楊明才是一個在縫制機械行業內令人敬佩的頂尖高科技領軍人,他對新技術和前沿信息有著極高的敏感度以及獨特的見解。
楊明才是裁圣的董事長,也是行業導師,他文采熠熠、筆耕不輟,為行業編撰
《縫紉機裝配工》、
《縫制機械行業售后服務標準》、
《工業縫紉設備使用維修手冊》、
《縫紉設備維修工技能快入門》、
《工業縫紉設備手冊》升級版和
《縫紉設備技術手冊》等多部專業書籍和教材。
2002年后,楊明才帶領他的裁圣團隊征戰沙場,在無油縫紉機開發和機電一體化集成技術的運用上獨樹一幟。
2002年,南京市服裝設計研究所縫紉設備技術經營部經過改制成為南京裁圣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由楊明才擔任董事長。
2004年,裁圣收購了廣州市華南旋梭廠,主要生產和銷售“裁圣”、“良機”牌系列工業縫紉機、工業縫紉機旋梭和縫紉機無油配件。
楊明才回憶起當年代理華南旋梭時的場景時說道:“當時縫紉機市場火爆,客戶爭相購買,從來都不會為沒有客戶而擔憂,我們的市場銷售可以說是稱霸南京。”
02
轉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隨著時間的推移,縫制機械行業起起落落,一家獨大的局面被快速發展的新技術瓦解,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新時代。
裁圣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做出了自己相應的戰略調整。楊明才對本刊記者說道:“我們裁圣最大的特色和優勢是技術,因此,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都有立足的資本。當然,時代變了,公司也要做出相應的變化,變則通,通則強,因此,裁圣就開始為工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客戶了解自己的短板,從而推薦相應的產品。”
為使小編更好地理解裁圣是如何為服裝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楊明才進一步解釋道:“整廠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也就是基于整個工廠的制造解決方案,從訂單、原材料、設計、工藝、包裝、服務等流程來全方位考慮,解決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痛點,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為工廠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也就是 TS(Total Solution for the Entire Fa c t o r y)。我們裁圣可以說是縫制機械行業的保姆,能夠為服裝企業客戶提供整廠解決方案的全程外包服務,主要圍繞服裝生產設備智能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制造方式智能化、管理決策智能化、產品智能化五個方面重點推進,進行專業交流,優化資源,促進協同創新,加速推進服裝智能制造領域新成果的產業化應用。”
在楊明才看來,傳統的經銷縫制設備的方法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優勢。他認為當下最好的銷售方法是首先讓服裝企業清楚地了解智能制造是什么,如何實現智能制造以及裁圣能為企業提供什么樣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服裝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是裁圣的競爭優勢,是獨特的經銷思路,也是亮劍的武器。
楊明才說:“裁圣只有掌握前沿信息和技術,為服裝企業做出合適的方案,才會讓客戶更加信任裁圣,從而消除對新產品、新方案的質疑。因為有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術,裁圣才有能力、有底氣和有魅力去吸引客戶的到來,所謂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經歷40年摸索的裁圣,現在已經不需要依靠某一品牌來占據市場。現在的裁圣公司已經不只是一家縫制設備經銷公司,更多充當的是用戶的保姆、信息庫或者說是行業的大腦,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楊明才告訴小編:“裁圣現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等的整體資源整合,從中找到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最佳解決方案。從1988年以來,裁圣就一直在堅持提供整廠解決方案這件事,這是裁圣獨有的競爭優勢,也是實實在在踐行行業智能化發展之路。”
03
疫情期間體現縫企責任擔當
疫情期間,裁圣與南京的一家承接防疫物資生產的大型服裝廠合作,為其提供解決方案。
楊明才說道:“這家服裝廠剛開始做防疫物資時首先找到裁圣,咨詢相關的縫制設備以及如何生產防疫物資。春節以來,裁圣一直都在與這家服裝廠合作,在工廠生產的過程中為其保駕護航。我們的目標就是幫助客戶實現工業互聯。”
智能制造的整體解決方案對服裝企業的規模等有所要求,因此也就決定了裁圣的客戶定位是高端、大型的服裝企業。
楊明才告訴小編:“南京的縫制設備市場有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數服裝企業已經轉移出去,而國內大部分服裝企業的現狀就是設備陳舊,從拿到訂單到出庫的過程中,對訂單的執行狀況跟蹤、智能調控、各生產單位的數據流之間彼此分割,不能整合在一條完整的數據鏈上,這就阻礙了統一調度管理。在接單、面輔料管理、制版、裁剪、排程、縫制、后整等工序流程上,沒有完整的統籌,就容易在運營和發展上拖沓,影響交期。這些問題就是裁圣的方案里要解決的問題,這是一條艱難的路,也是一條長期的路,更是一條必走的路。”
雖然縫制機械行業近年來一直在提倡智能制造,但真正運用到實踐中的卻寥寥無幾,智能制造仍然停留在概念的層面,這就需要裁圣這樣的公司來推動智能制造概念的落地實施。
在今年疫情的沖擊下,大多數服裝企業遭受了重創,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也是在推動著智能制造落地應用進程的加速前進。
裁圣是成功的,它走在了時代的前沿,走在了最艱難的道路上,但卻走出了最絢麗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