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朝榮與縫紉機結緣二十余載
2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他一生中最好的20年,都奉獻給了這個行業,他就是馮朝榮。
馮朝榮,目前任職于河北省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工程系服飾產業技術中心,是一名高級實驗師,主要從事服裝設備技術管理及實驗教學工作。
01
與縫紉機結緣
馮朝榮與縫紉機結緣于1994年,那是他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的第三年。作為一名機械制造專業的學生,1992年馮朝榮畢業留校工作,開始在學校的機電實驗中心從事本專業實驗教學。
1994年,由于工作需要,他開始在學校服裝工程系實訓中心從事服裝設備技術管理與維修工作,從此開始正式接觸縫紉機。
“隔行如隔山”,縫制機械屬于輕工機械,這意味著一切都將從頭開始,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
馮朝榮首先從學習家用縫紉機開始,逐步接觸工業縫紉機,主要是熟悉操作方法,研究機械結構,然后拆裝整機,在這期間曾拜老師傅為師認真學習特種縫紉機的保養維修技術。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他先后掌握了上工中速平縫機、包縫機,標準高速平縫機,重機761平頭鎖眼機等設備的維修技術,并從中悟出幾個學習后的小經驗,比如機械設備潤滑最重要,機針選用安裝是關鍵等。
02
不斷精進自己
2003年,馮朝榮所在的學校開始創建國家示范性院校,正式成立服飾產業技術中心。
該中心首次引進了大批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包括大型粘合機、圓頭鎖眼機和日本重機系列高速縫制設備等,維修保養技術難度大,于是他又開始鉆研新型縫紉機的維修技術。
因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應用于服裝生產設備面臨很大的挑戰,經過幾年的實踐提高,馮朝榮的縫紉機維修技術和設備改造革新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專業技術職務也從最初的實驗員一步步上升到助理實驗師、實驗師。
2007年,隨著示范院校建設深入開展,服飾產業技術中心又引進了大批最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主要包括:重機電腦平縫機、鎖眼機、加固機,美國格柏自動裁床,瑞典銥騰全自動服裝生產線,服裝CAD設備等。
由于工作需要,馮朝榮開始研究自動控制系統、伺服電機控制技術等,不斷提高自己的新型服裝設備維修和技術革新改造技術。
03
潛心科研
在不斷精進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2004年至今,馮朝榮在國家級專業科技期刊《中外縫制設備》發表技術類論文20余篇,在中文核心期刊《毛紡科技》發表技術論文1篇,主持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2項,取得實用新型專利2件,培養初中級服裝設備技術人員3人。
2007年起,馮朝榮擔任新型紡織機電技術專業的骨干教師,編輯教材和實訓指導書4本。憑借以上主要工作業績,2016年馮朝榮取得高級實驗師專業技術職稱。
時光荏苒,轉眼間馮朝榮與縫紉機結緣 20余年。他總結道:“我將一如既往熱愛自己的工作,為國家服裝專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多做貢獻,與中國服裝業和服裝設備發展一起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