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商機再至? 全球疫情定時炸彈——非洲,已炸響!
- 疫情雖未由非洲所引發,非洲卻可能承受最嚴重的后果。只有非洲取得抗疫斗爭的勝利,才能徹底結束全球疫情。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南非開普敦大學的數據科學家布魯斯巴塞特曾說:我擔心的是,我們有一顆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
這枚炸彈,已經炸響。
據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月25日數據顯示,非洲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81萬例(其中有超1萬多例為醫護人員),累計死亡超1.7萬例,累計治愈超46萬例。非洲快速增長的確診人數令人擔心,世衛組織甚至對此表示“震驚”。
其中,疫情最嚴重的是南非,確診人數超43萬例,占非洲確診人數一半,居世界第五。
對此,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發出警示:南非病例攀升可能是整個非洲大陸疫情暴發的先兆。
回顧全球疫情暴發初期,非洲的情況并不算太糟糕。2月14日,非洲地區出現首例確診者,16天后,確診人數達到100例,又過了10天,確診人數才達到1000例。
世衛組織解釋,這或許跟非洲的人均年齡有關,非洲是人口統計學意義上最年輕的大陸,年齡在25歲以下的人口占人口總量60%以上。
但非洲依然沒能躲過這一劫。就如非洲籍的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3月就表示,非洲必須做好面對最壞情況的準備。
4月17日,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的報告預計:會有超過1.22億人感染,最多甚至能達12億;即便是最樂觀情況下,非洲今年也會有30萬人病亡,最壞情況可能達330萬,并有可能使500萬至29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
目前,非洲報告確診病例超81萬例,實際上這個數據很可能被嚴重低估。截止7月12日,在非洲最發達的南非,每千人中僅有36人接受了檢測;在尼日利亞,這一數字僅為0.9。而美國和英國每千人中分別有122人和106人接受檢測。
甚至,非洲有些國家已經停止更新確診數據。比如,坦桑尼亞在四月底已經停止發布新冠疫情的感染數據;六月初,總統馬古富力宣布已沒有新冠病毒存在,這種極端行為的背后是其對疫情的絕望和無奈。
非洲疫情一旦快速蔓延,后果不堪設想。我們都知道,疫情防控的最基本措施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這三件最日常的事情,到了非洲貧民窟,就成了一種奢侈。
比如勤洗手,并不是習慣問題,而是有沒有水源的問題。據統計,目前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約有2.58億人沒有自來水洗手,甚至飲用水源都嚴重不足。如西非經濟較好的塞內加爾,GDP年增長率連續5年以上保持在6%的高水平,但依然有52%的農村家庭既沒有肥皂,也沒有水。
非洲的醫療資源極度匱乏,醫護人員緊缺,呼吸機也緊缺,重癥監護床位更是稀缺資源。
當津巴布韋出現非洲大陸第一例死亡病例時,津巴布韋當局就坦言,他們沒有呼吸機可以救該患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均醫生最少,如在贊比亞,統計學上平均每一萬人才能分配到一名醫生。世衛組織稱,在大部分非洲國家,每百萬人配備的重癥監護床位僅有約5個,這一數字在歐洲是4000。
除了新冠肺炎,非洲許多民眾還飽受埃博拉、HIV、肺結核和其他傳染病的摧殘。6月1日,西非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宣布,該國已被證實暴發新一輪埃博拉疫情。
更糟糕的是,在疫情迅速蔓延之際,非洲部分國家比如加納、尼日利亞、南非、盧旺達在4-5月就開始逐步解封。
總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公共衛生安全是全世界應致力解決的共同課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疫情雖未由非洲所引發,非洲卻可能承受最嚴重的后果。只有非洲取得抗疫斗爭的勝利,才能徹底結束全球疫情”。
來源:吳曉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