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蝴蝶牌”縫紉機
- “蝴蝶牌”源自創建于1919年的“協昌鐵車鋪”。之后,制造廠幾經波折,數次改名,最終在1982年取得“上海協昌縫紉機廠”(以下簡稱協昌)的廠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協昌搬遷至徐家匯路新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協昌進入了發展快車道。1956年搬遷至龍華路2544號,年產縫紉機38900架,產品首次打入國際市場。同年,實行公私合營。
1965年,協昌被評為上海市“紅旗單位”。1967年1月,改稱上海東方紅縫紉機廠,并將原來的“無敵牌”商標更改為“蝴蝶牌”,當時的系列產品已成為行銷全國的知名品牌。1972年1月,協昌改稱上海縫紉機二廠。由于產品的供不應求,零售市場在1972年第四季度開始憑票購買。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蝴蝶牌”縫紉機與當時的“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表一并成為青年男女結婚的“三大件”。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上海縫紉機二廠每月都要召開特別會議,以平衡出口與內銷的數量。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縫紉機不再像以前那樣要憑票購買,而是敞開供應,但上海縫紉機二廠生產的“蝴蝶牌”縫紉機由于產品質量過硬、信譽度高,依然創造了年產140萬臺的高紀錄。
1999年后,上海縫紉機二廠由上海飛人協昌縫制機械有限公司領導。2000年,制造工業縫紉機出身的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工申貝”的前身)將家用縫紉機公司——上海飛人協昌縫制機械有限公司的“蝴蝶”“蜜蜂”等注冊商標收購進來,并將進出口權交給了進出口公司,經營這些品牌的出口業務。
此時的“蝴蝶牌”縫紉機開始轉戰海外市場,并成為與美國勝家齊名的品牌之一。2000年至2008年,“蝴蝶牌”的海外銷量每年為44萬至近60萬臺。它的最大需求地是非洲,占“蝴蝶牌”全部海外銷量的50%。
2010年,上工申貝所屬上海上工縫紉機有限公司、上海上工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上工佳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蝴蝶進出口有限公司等企業經合并重組建立全資子公司——上海上工蝴蝶縫紉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