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
- 7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了上半年中國外貿數據,整體表現好于預期。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
出口連續3個月正增長
據海關統計,6月份當月進出口實現年內首次雙雙正增長。自4月份起出口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6月份當月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6.2%。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特點:
01 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好于預期
6月份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從季度看,在經歷了一季度震蕩后,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穩。今年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7.67萬億元,同比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從月度看,自4月份起出口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6月份當月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6.2%。
02 民營企業進出口逆勢增長,在外貿穩增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上半年,作為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的民營企業進出口6.42萬億元,增長4.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5.1%,比去年同期提升3.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14萬億元,增長3.2%,占出口總值的53.7%;進口2.28萬億元,增長8.1%,占進口總值的34.9%。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55萬億元,占39%。國有企業進出口2.22萬億元,占比15.6%。
03 對東盟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2.09萬億元,增長5.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7%;對歐盟進出口1.99萬億元,下降1.8%;對美國進出口1.64萬億元,下降6.6%。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2萬億元,微降0.9%,降幅比整體低2.3個百分點。
04 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貿易方式結構持續優化
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55萬億元,下降2.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0.1%,比去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56萬億元,下降2%;進口3.99萬億元,下降3.2%。加工貿易進出口3.36萬億元,下降8%,占23.6%。
05 中西部進出口保持增長,國內區域布局更加均衡
上半年,我國東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1.39萬億元,下降4.7%,中西部地區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5.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7%,比重提升1.4個百分點。
06 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均低于總體降幅
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46.4%,“宅經濟”消費提升帶動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9.1%、0.2%。同期,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52萬億元,下降2.3%,占出口總值的58.6%;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5萬億元,下降1.4%,占比19.4%。
07 進出口貨運量增長,主要大宗商品和重點農產品進口量增加
上半年,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23.3億噸,增長6.6%。其中進口15.6億噸,增長8.3%。從主要商品看,進口鐵礦砂5.47億噸,增加9.6%;進口原油2.69億噸,增加9.9%;進口煤1.74億噸,增加12.7%;進口天然氣4835.9萬噸,增加3.3%。同期,部分農產品進口增加,其中進口大豆4504.4萬噸,增加17.9%;進口豬肉212.3萬噸,增加1.4倍;進口牛肉99.7萬噸,增加42.9%。
下半年外貿的走勢及全年外貿發展情況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下半年外貿的走勢及全年外貿發展情況稱,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下降4.9%,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將下降5.2%,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世界貿易組織也預計全球貨物貿易將下降13%至32%,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下降20%。
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疊加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韌性足、回旋余地大,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應的持續釋放,我們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努力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