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曝光: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 16日舉行的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毛巾生產線的黑暗面:舊襪子舊內衣等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注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注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制成了毛巾……
那么,這種紗線用的是什么原料、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在高陽縣辛留佐村一家專門生產毛巾紗的企業,央視記者看到,工廠生產車間有一個配料池,池子里是用來紡毛巾紗的原料,有刺鼻的味道,雜質清晰可見。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再生棉,指紡織廠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經過再處理成了回收棉,比新棉花便宜一倍。高陽及周邊多家為毛巾廠生產紗線的企業,每家產量少則一百噸,多則數百噸。
那么,這些再生棉,又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
央視記者繼續向這個產業鏈上游追蹤。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里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廠子里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后,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同時,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志。
這些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注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注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最終做成毛巾。而對于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節目曝光,不合格的毛巾,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簽,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一位紡織品公司總經理說,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他們一年的銷售額大概能賣到五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