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新冠大流行重創亞洲服裝業
- 美媒稱,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一直依賴生產T恤衫、褲子和鞋子的工廠。這些工廠聘用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并幫助他們攀爬收入階梯。當新冠肺炎來襲時,北美和歐洲各地的商店都關門歇業。西方品牌取消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訂單,出貨的毛衣和牛仔褲無人接收。在金邊、達卡和仰光附近的亞洲工業帶,成百上千家工廠接連倒閉。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11日報道,數十萬制衣工人——其中絕大多數為女性——停工或下崗。許多人剛剛擺脫貧困。他們的工資雖然很低,但足以保證一日三餐以及基本的醫療和教育,以便讓他們的子女和兄弟姐妹準備從事報酬更高的工作。
最近幾個月,許多工人回到農村,節衣縮食、借錢維生。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1%,是60年來的最低值。
報道稱,這些挫折的持續時間可能比銷售行業受到的干擾還要長久。早在封鎖措施嚴重破壞銷售之前,全球時裝業已經面臨阻礙,如今深陷動蕩之中,很可能會被此次新冠大流行改變。
孟加拉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裝出口國之一。該國服裝制造商的最大行業組織主席魯巴納·魯克說:“我認為,這個行業不會再恢復原來的樣子。我們將迎來許多變化。”
近幾個月來,杰西潘尼公司、尼曼·馬庫斯公司和克魯服裝集團都申請了破產保護。麥肯錫咨詢公司的高級合伙人阿奇姆·伯格說,“大洗牌”可能導致價值鏈上20%至30%的公司(包括品牌、批發商和百貨公司)倒閉或被收購。
伯格說,預計西方公司今后將更多地轉向“近岸外包”:針對歐洲市場的部分生產活動將轉移到土耳其、東歐和北非,而針對北美市場的部分生產活動將轉移到墨西哥。
他說:“大家希望按照較短的交貨期工作,他們希望更加靈活機動。他們還意識到,他們過于依賴遠東的生產安排?!?br />
報道指出,對于基礎設施有限、工人技能低的國家來說,服裝制造業是關鍵的經濟引擎。該行業在提高工廠安全標準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問題依然存在,包括惡劣的工作條件和對加入工會的工人施加報復。服裝業占到孟加拉國出口收入的近85%,這個行業在該國聘用了400萬人。在柬埔寨,1/5的家庭中至少有1名制衣工人,75%的出口是服裝、鞋類和旅行包。據世界貿易組織估計,越南和印度也是主要的服裝出口國。
美國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研究勞動力和發展經濟學的雷蒙德·羅伯遜教授說:“眼下除了服裝模式之外別無選擇。所以這不僅是暫時的挫折。”
報道稱,在柬埔寨,近250家工廠停產。這包括為瑞典服裝品牌H&M和法國零售商家樂福生產T恤、服裝和睡衣的悅邦制衣廠。今年4月,這家港資公司解雇了超過3500人的全部柬埔寨員工。
該公司總經理艾伯特·陳(音)說,沒有新訂單,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無限期關門。他說,買家沒有說明何時能恢復大量訂貨,工廠今年復工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小。他還說:“我們什么都說不準?!?br />
柬埔寨服裝制造商協會秘書長肯·洛(音)說,雖然工廠沒有多少新活計,但許多工廠都有固定成本,比如場地和機器的租金。他說,其中有些工廠挺不過這次危機,這將導致這個與柬埔寨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行業規??s水。
洛說:“怎么可能在幾個月里現金流入為零而仍然堅持運營呢?形勢越來越糟糕?!?br />
報道指出,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預測,企業今年將減少40%的新海外投資。該報告說,發展中國家長期依賴出口導向型投資,而流入這些國家的資金將受到尤為嚴重的影響。報告說:“發展階梯的前幾級可能會變得更難攀爬?!?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