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累計確診超千萬,多國延長貿易管制措施
-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1366145例,累計死亡病例532644例。由于全球新冠疫情難以控制,多個國家再次恢復了嚴格的隔離政策,防控等級也相應提高。據中國貿促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1日,共有194個國家(地區)因疫情影響采取相關措施,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
對貨物貿易(除醫療物資外)采取措施的情況——截至7月1日,共有54個國家(地區)采取相關措施。歐亞經濟委員會官網6月22日報道,歐亞經濟委員會貿易委員(部長)斯列普尼奧夫在與俄鐵公司總裁別拉杰羅夫會見時稱,歐亞經濟聯盟向中國供應農產品的潛力巨大。2019年中國成為大豆、凍牛肉、凍雞肉、凍魚的第一大進口國,菜籽油、葵花籽油、甲殼動物、豬肉的第二大進口國,中國乳制品進口額也很大。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是國際農產品市場的重要供應商,俄已開始使用“農業快線”輸送面粉、大豆、糖果制品和凍雞肉。聯盟其他成員國利用該快線擴大對華出口農產品也具有較大潛力。
對醫療物資貿易采取措施的情況——截至7月1日,共有81個國家(地區)采取了相關措施,本期更新1個國家——巴基斯坦。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6月30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給巴紡織業帶來沉重打擊。由于國際需求下降和國內經濟封鎖措施,巴紡織業收入損失80億盧比,利潤損失16億盧比。為恢復紡織業活力,提振紡織業出口,政府近日制定專門政策,鼓勵紡織業擴大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的生產和出口。巴紡織協會主席表示,紡織企業未來將更加重視衛生健康領域的商品需求,既可吸引美國、歐洲等國家在巴采購相關產品,又可促進巴紡織業發展,推動巴出口多元化。
對船舶/航班/列車采取措施的情況——截至7月1日,共有152個國家(地區)采取了相關措施。本期更新14個國家,其中泰國、土耳其、愛沙尼亞、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希臘、埃及、塞內加爾恢復部分航班;秘魯恢復國內部分區域間的國內航班及省際陸路客運。具體如下:
對邊境口岸采取措施的情況——截至7月1日,有104個國家(地區)采取了相關措施。本期更新4個國家,其中伊朗因疫情而關閉的貿易邊境口岸80%已重新開放。具體如下: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等情況的國家(地區)——截至7月1日,共有154個國家(地區)采取了相關措施。本期更新12個國家(地區),其中科威特、泰國、希臘放松部分管制措施,啟動不同程度的復工復產;塞內加爾解除國家緊急狀態和宵禁。具體情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