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山東縫制設備市場影響幾何?
- 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開始進入周期性調整,市場環境嚴峻復雜,發展壓力加大。按照以往的行業規律預測,2020年市場會有所變化,然而,誰曾料想,2020年卻以一場至今尚未結束的戰“疫”行動開局。
受疫情影響,整個縫制機械行業除了少數抓住防疫物資生產設備市場機遇的企業外,其他縫企處于維持生存的狀態。中國的縫制設備市場分布廣泛,所處的地區不同,企業的側重點不同,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山東省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紡織服裝業發展較好的一個省份。
針對縫制設備市場的下游紡織服裝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如何,小編采訪了多位當地經銷商,結合調查數據,對疫情下的山東省縫制設備市場作出以下相關剖析。
濟南、泰安、臨沂、威海文登、濰坊高密以及日照等是山東省主要的產業集群地,服裝企業達上千家,使用的縫制設備品牌多以國內外主流品牌為主。
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全球的產業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山東作為我國重要的紡織服裝基地,全球價值鏈參與度極高,此次疫情對山東縫制機械產業鏈和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沖擊。
從疫情對我國產業鏈影響的角度來看,我國產業鏈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深度融合,因而這些國家疫情的加劇在短期內會顯著沖擊我國工業生產,“滯銷”和“斷供”的風險雙重存在,部分企業出現“無工可復”的現象。
01
疫情對山東縫制設備市場影響
疫情對山東縫制設備市場的影響,從進出口的變化來看,疫情在短期內對山東省出口造成了難以避免的負面影響,但是并沒有超出可控范圍。
疫情對山東省出口額大約影響在-10% 左右。從季度的角度來看,疫情主要對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影響較大。
從結構上來看,總體上,疫情對出口的影響超過進口,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影響超過資本密集型產業;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影響超過大型企業,對民營企業的影響超過國有企業。尤其是一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在短期內面臨比較大的經營困難。
疫情對山東縫制設備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國內疫情爆發時,雖然各國對疫情影響地區并沒有實施貿易或旅行限制,但是為了防控疫情,部分國家調整了對華貿易政策,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造成了一定影響。
疫情對山東縫制設備的影響還表現在復工用工上。2019年山東省出口產品中 ,機電產品占比為37.4%,服裝紡織占比為14.0%。其中,機電產品多為資本密集型產品,復工相對會較早一些;但紡織服裝、玩具等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大疫當前,復工與用工均存在一定困難。
一方面,為防止疫情風險,山東的紡織服裝企業只能在疫情得到控制具備開工條件前提下才能正常復工;另一方面,許多企業的一線員工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也需要隔離一段時間或暫緩返回,因此會影響企業正常運轉。
另外,企業的新員工招聘也會受到疫情影響。因此,復工用工難造成了部分出口企業出現無法按期完成訂單的情況,產生訂單流失和客戶轉移的后果,特別是處于產業鏈中游的縫制設備企業,如果不能及時復工生產,就有可能丟失客戶,退出產業鏈。
除上述兩個方面外,貨物運輸也是疫情對山東縫制設備市場造成影響的主要途徑。在國內疫情嚴重的一季度,全國各地均采取了必要的交通管控措施,使得企業運輸成本驟增。
在國外疫情爆發的二季度,世界各國也采取了相應的防疫措施,封城封路。目前,國外疫情依然嚴峻,縫制設備市場行情堪憂。
02
疫情應對措施
受各國疫情防控影響,中國已經暫停了一萬多架次國際航班,這大大限制了同中國的貿易或人員交往,這使得許多貿易促進活動和商務談判受到巨大影響。多位被采訪的經銷商表示,國外疫情爆發后,接到的訂單寥寥無幾,影響很大。
國內防疫措施尚未完全解除,因此,行業展會普遍延期,銷售渠道也受到了阻斷。雖然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嘗試云銷、直播等線上銷售,但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并不成熟,對銷量提升沒有大的突破,因此,不能對電商抱太大希望。
山東省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年初因國內疫情無法復產復工,擔心交期延遲。而3月中旬以來,雖然復產復工了,卻開始擔心訂單被取消。國外疫情爆發以后,工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從“愁復工”轉變為“愁訂單”。
自2020年初疫情爆發后,工廠幾乎處于半停滯狀態,紡織服裝企業的心情可以說是跌宕起伏。隨著海外疫情的爆發,外貿市場出現了180度的轉變。1月至2月中國疫情嚴重、無法生產,海外客戶急催訂單?,F在歐美消費市場追隨中國市場走向低迷,品牌客戶變得謹慎,紛紛取消、推遲3月至6月的訂單,6月之后的行情也尚難判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至2月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20.5%,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下滑30.9% ;雖然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增長了3.0%,但貢獻增長量的是吃類和用類商品,穿類商品則下降18.1%。
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服裝產業鏈遭受了巨大打擊,從終端零售到產業鏈中每個環節打擊都非常大,出口訂單減少是一個連環打擊。紡織服裝廠的壓力也是批發商、品牌商的壓力。大量春款和部分夏款已經到倉庫、門店,如果長期銷不出去,現金流會吃緊。
面對困難形勢,各個服裝企業都在積極謀求對策,如拓展電商渠道、加大內銷比例等,大部分企業主表示,疫情控制不住,市場就沒有購買力,訂單就會消失得更徹底,現在只有做好能控制的事,比如把接下來的訂單保質保量地做好,維護好與客戶的關系,再尋找國內銷售的可能性。
目前的首要目標就是先活下去,等待疫情結束后的需求復蘇。
雖然疫情沖擊著山東縫制設備市場,但并非全無益處。傳統的縫制機械行業內企業雜亂無序,不利于自動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突發的疫情恰好為縫企提供了一次內部管理提升的契機,推動他們重新審視企業內部運營,推動在線、移動辦公等工作方式的改革,從而提高工作中IT化、系統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