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 尋找消費者的痛點,需要將消費者的目標轉移到自身需求,而不是產品。
商品在售賣之初,甚至是在生產之初,定位就很重要,想賣給誰,就照著誰的需求去打造。
如果定位錯了,營銷宣傳的過程就很難起到什么作用,銷量的轉化也很難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因此,賣什么東西,賣給誰,在哪里賣,都是企業需要規劃和思考的問題。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銷售,都離不開消費者。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是購買產品的人,一種是使用產品的人。了解你的產品到底誰是購買者,誰是使用者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品牌在宣傳策略上,應該更關注所有會參與購買決策的目標群體。比如像嬰幼兒產品,使用者是嬰幼兒,但購買者大多是孩子的母親,因此,產品賣點多側重于“節省媽媽的時間和精力”等更容易打動目標群體。
除了在宣傳中更加注重購買者群體,在宣傳用語中,宣傳對象群體也不能界定過于絕對,否則會適得其反。
購物的時候,還有一個影響購買決策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心理賬戶。
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賬戶,你要別人買東西,其實就是要給他一個購買的理由來滿足這個賬戶,只有在用戶心理賬戶中感覺“價值”大于“價格”的情況下才能達成購買行為。
因為我們往往會為收益和損失設置不同的“心理賬戶”,并且往往用不同的方法來看待不同的“心理賬戶”。
想要找到消費者的痛點,那就需要將消費者的目標轉移到自身需求,而不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