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經濟的困局:行業競爭激烈,門檻規范在哪?
- 這是疫情后的第一場電商大促,每年的“618”不僅是商家的促銷戰、消費者的購物盛宴,更是平臺間的博弈。這屆618,肩擔重任,意義非凡。由于疫情受挫嚴重的經濟,需要充分拉動內需,而電商是匹“好馬”。
也因此,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618”除了京東、阿里、拼多多、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抖音、快手也加入“促銷戰”,平臺之間的明爭暗斗為今年618大促增添了不少看點。
直播經濟,競爭更激烈
在疫情下,618電商和直播帶貨加速發展。快手、抖音等原本以短視頻為主的平臺,利用人氣主播的魅力,憑借視頻流量切入直播帶貨,越戰越勇。
以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為代表的綜合電商平臺都上線了各自的直播板塊,以供應鏈為后盾,用直播形式來引流,實現銷售業績的提升。
以蘑菇街、小紅書等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則以自身在時尚、美妝等品類的專業為依托,凝聚粉絲型的用戶流量,開拓直播電商新領域;而百度則依托自身在技術、信息知識方面的優勢,開啟了知識直播。
由此,這個618購物節,直播帶貨更是大火,成為后疫情時代提振消費、刺激生產的重要手段。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下午2點,京東“618”成交額同比增長74%,天貓6月1日開售10小時的成交額同比增長50%。6月16日0點,天貓618進入沖刺階段,零點剛過1分鐘,美妝和食品雙雙成交額破1億;母嬰親子1.5分鐘破1億;個護3分鐘破1億;家清和醫藥保健均用時4分鐘破1億;0點5分,天貓快速消費品整體成交額超13億。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7年京東第一屆購物節(6月1日至6月18日),銷售額1199億,2019年突破2000億。2019年618購物節,天貓銷售額突破1700億,較上一年有大幅提升。
購物節的競爭模式也在發生巨大變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快速崛起,隨之產生的流量也巨大,直播帶貨將成為本屆購物節最大的變化,網紅、明星帶貨能力不容小覷。
因此,流量+入口優勢凸顯,直播電商成新藍海。上到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下到品牌、商家、個人主播,都對直播流量極為渴求。
直播帶貨的門檻在哪?
在電商直播大火和創收效果好,速度快的背景下。薇婭和李佳琦之后,今年聚劃算喊來了劉濤,抖音拿下了羅永浩,給電商直播狠狠地加了把火,且兩人都已創下驚人的單場GMV數額。
由此,隨著更多的人加入到直播帶貨大軍,直播帶貨的門檻又在哪?對此,有專家表示,網紅直播“帶貨”本質是電商。網紅直播“帶貨”相較于傳統電商是一種新型電商模式,針對其規范法規尚未出臺。其中有有安全隱患、假冒偽劣、質量不達標的商品進入直播清單。
因此,直播帶貨的門檻在于嚴打假冒偽劣,戳破“看上去很美”的營銷泡沫,就要對數據造假和流量造假嚴查嚴打。
同時,近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聯合會關于下達2020年第二批團體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文件要求,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行業內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準。
這意味著,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將出臺,預計將于7月份正式發布執行,“直播帶貨”將有規可循,有據可依,正式迎來標準化發展。
結語
本次618購物節將正式來襲,各大電商平臺就已經拉開購物節的大幕,直播帶貨作為工具,是平臺引流的標配,也是平臺操作補貼空間的好機會。
作為一種新的零售模式,規范與健康發展才是直播帶貨的基石。從產品質量、服務上嚴格把關,到加強對經營者及主播的規范引導,完善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在各方協同發力,才能讓直播帶貨在“陽光大道”上越走越遠,讓消費者在安全放心的環境中提升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