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漸有起色,企業收單需謹慎
- 隨著海外國家的逐步解封,國際貿易也漸漸露出回暖跡象。目前歐洲各種訂單略有緩增,日韓訂單疫情總體影響不大,美國經濟亦在推動恢復中,東南亞如孟加拉、緬甸、柬埔寨、越南也陸續復工復產,其中孟加拉國有7600多家服裝工廠,約有3000家已恢復生產。
從訂單方面來看,不少外貿企業接到實單。據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額2.47萬億元,下降4.9%。其中,出口1.46萬億元,增長1.4%;進口1.01萬億元,下降12.7%。外貿行業終于打破停滯狀態,開始逐漸有了起色。
可外貿商注意,不能見單就收。已有企業把單砸手里了!
據悉,數日前,一批800萬美元(約人民幣5723萬)成衣的貨輪花了數周漂洋過海到了美國港口,到了下船卸貨的那一刻,噩耗傳來,大客戶剛剛申請破產保護。
船上的大批衣服頓失買家,買主只愿意用原價四分之一的價格購入該批成衣,大失血的苦主,正是臺灣廠商; 而破產的客戶,正是不堪疫情影響、無力償還16.5億美元(約合118億人民幣)債務而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服裝品牌J.Crew。
據美媒報道,受疫情影響,美國服裝業收入整體下降約52%。隨著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今年5月,歐洲和北美共有8家服飾品牌或零售巨頭,宣告破產重整。有一世紀歷史的美國百貨JCPenney、 加拿大鞋業連鎖巨頭ALDO都是其中之一。
在此提醒廣大外貿企業,在簽訂訂單時,需詳細了解客戶情況,以免發生意外情況,避免合同風險。
特別提醒:
近期從不同渠道獲悉海外有不法分子假冒資信較好的外商公司采購人員,在國內采購,收到貨物后消失,行騙特點有:
1、對貨物種類、單價及采購量不甚關心;
2、主動提供資信好的外商公司的官方注冊信息或者第三方評級機構的資信報告;
3、聲稱在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有良好信用限額,建議出口企業做賒銷并購買信用保險;
4、無預付款或者以難以查詢付款人的方式(現金、各種pal)支付小額預付款;
5、個別會偽造官方網頁,使用相似的郵箱地址;
6、貨發第三國或者第三方;
建議對于首次合作且金額較大的客戶,請多方面核實采購人真實身份及訂單的真實性,不管是老客戶還是新客戶:
1)調取外商的資信報告,通過電話、郵箱及傳真確認采購信息真偽;
2)了解外商實際的經營范圍及采購貨物相符性;
3)要求采購人員提供個人護照等有效的身份信息;
4)爭取要求從公司公賬支付部分預付款;
5)貨發第三國及第三方,了解收貨人信息;
6)查查破產清算信息